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docx

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docx

ID:61600652

大小:64.8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3

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docx_第1页
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毛先舒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诗辩坻》是其青年时期的文论著作。《诗辩坻》诗歌理论远绍明代七子派,近承云间诗派,在清算明代诗学流弊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复古与格调,赋予其新的内涵,构建了毛先舒早期的诗学理论体系。明清之际的历史巨变和文化嬗变给文士造成了强烈的精神冲击,他们致力于对明代诗学进行反思,并力图重振儒家诗学。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毛先舒所在的西泠派受到七子派与云间派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诗学主张,毛先舒也有了其早期的诗学思考并呈现于《诗辩坻》中。毛先舒《诗辩坻》诗歌理论涉及诗歌本质、诗歌源流、诗法、诗体和诗用五个方面,在诗歌本质论上,他以“诗言

2、志”为诗之本,提出“原志以吐辞”,同时重志而不废情,主张“缘情而述文”。在诗歌源流论上,毛先舒提出“诗之三源”说,将诗歌源流归于《诗》《骚》与乐府,并基于此提出“文缘世降”说,且有着明确的尊唐贬宋倾向。诗法论上,毛先舒对立意与“构局”、对仗和音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将“诗无定法”看作是诗法的最高境界。诗体论主要探析的是诗歌体制与风格,体制论上,毛先舒古体以五言为准,近体以七言为著,乐府则五、七杂言并举;风格论上,他主风骨尚含蓄,还特别强调诗人品性、才学与诗歌风格的关系。在诗用论上,毛先舒有着浓厚的儒家诗教思想,力图重振儒家诗教,推崇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他认为诗歌是施行礼教之“善物”,

3、立志以诗歌“治于天下”,并强调“事父”与“事君”的忠孝思想。《诗辩坻》所呈现的毛先舒早期诗歌理论在其诗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和铺垫作用,他后期的诗学理论大都由此发散。《诗辩坻》的格调诗论上承明代格调说,下启清代格调论,在格调诗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诗辩坻》中所体现的儒家诗学观更是清初儒家诗学重振的重要成果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