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docx

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docx

ID:61601135

大小:66.6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3

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docx_第1页
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人工林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是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同时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种问关系是该研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从造林树种的化感效应方面来分析种间关系,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化感效应是指植物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其它物种及微生物的生长与分布从而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研究是以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和刺槐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常见的油松、刺槐、侧柏、胡枝子、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为受体植物。通过生物测定

2、法及GC-MS分析法测定油松根部、刺槐根部的化感强度及化感物质成分,得出以下结果与结论:(1)油松根部对油松、胡枝子、绣线菊呈现着“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在1mg/mL时促进作用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37、0.086、0.123;在5mg/mL时化感效应由促进转为抑制,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45、-0.144、-0.113;在10mg/mL时化感效应的抑制效果达到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56、-0.418、-0.310。油松根部对刺槐、冰草、紫花苜蓿呈现着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加大抑制效果

3、不断加强。在10mg/mL时化感效应的抑制效果达到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45、-0.519、-0.309,抑制作用显著(P<0.05)。油松根部在所有研究浓度下对侧柏呈现持续促进作用,在1mg/mL时促进作用最大,化感效应指数为0.346。从油松根部对受体化感效应的角度考虑,在油松林营造乔灌草复合植被时应该优先考虑侧柏,慎重选择刺槐、冰草、紫花苜蓿,选择复合油松、胡枝子、绣线菊时应该注意油松林的间伐以及间作的密度。(2)刺槐根部对油松、刺槐、侧柏、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呈现着“低促高抑”的化感

4、效应。刺槐根部分别在3、1、1mg/mL时对油松、刺槐、绣线菊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17、0.220、0.213;在7mg/mL时化感效应由促进转为抑制,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26、-0.081、-0.133;在10mg/mL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94、-0.189、-0.293。在1mg/mL时对侧柏、冰草、紫花苜蓿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25、0.134、0.070;分别在5、3、5mg/mL时化感效应由促进转为抑制,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

5、-0.160、-0.030、-0.110:在10mg/mL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585、-0.567、-0.240。在所有研究浓度下,刺槐根部对胡枝子都呈现促进作用,在3mg/mL时促进作用最大,化感效应指数为0.464。从刺槐根部对受体化感效应的角度考虑,在刺槐林营造乔灌草复合植被时,应该优先考虑胡枝子;选择复合油松、刺槐、侧柏、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时,应该注意刺槐林的间伐以及间作的密度。(3)通过GC/MS检测,油松、刺槐根部分别鉴定出53种、37种化感物质。其中油松所鉴定的化感物

6、质分别属于酸、炔、酯等11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是酸(19.43%)、炔(18.94%)、酯(13.61%);刺槐所鉴定的化感物质分别属于醇、酯、酸等10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是醇(36.92%)、酯(20.10%)、酸(14.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