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

ID:6161239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5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_第1页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_第2页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_第3页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_第4页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职务犯罪预防论文-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的实证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出群发、高发态势,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与房地产市场的公正性,为有效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本文在深入调查了解案件实际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文化根源、制度建设等角度对犯罪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下,围绕加强自我约束能力与强化外在制约力度两条主线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职务犯罪预防;实证分析;权力寻租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成了投资热点,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与此同

2、时,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职务犯罪行为也日益凸显。研究分析近几年来我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及发案原因,并据之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积极预防,把职务犯罪降低到最低限度,就等于反腐败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基本情况  2007年以来,萍乡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及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5件16人,其中受贿犯罪9件,行贿犯罪5件,贪污犯罪1件,处级干部6人,大要案率40%,截至今年7月,全市检察机关侦查终结提起公诉16人,法院做出有罪判决16人,尚无无罪判决案件。  二、特点规律  1、犯罪主体

3、主要是熟悉房地产相关业务并有一定职权的人员。在查处的案件中,涉案人员涉及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房管局等土地业务部门,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均有较长的从业经历,对房地产相关政策及业务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如2009年查处的市国土局局长谭某某、市规划局局长黄某、市规划局副局长高某某三人,分别有着9年、12年、21年的房地产行业工作经验。  2、犯罪环节涉及房地产领域各个方面。在我市查办的案件中,犯罪行为涉及土地征用、审批,监督检查,建筑高度、密度控制,建筑面积、容积率调整等各个环节。其中容积率与建筑高度、密度环节是权力“寻租”的重灾区。如2006年市规划局局长黄某收受开发商

4、杨某某送给他的10万元,违规改变原有的建筑规划计划,增加建筑密度。  3、审批环节是权力“寻租”的高发区。为了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的绝对腐败,我国在房地产开发领域设置了多道审批环节,然而繁杂的审批环节在客观上也延长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时间,开发商为了缩短审批时间,纷纷以各种方式与手握审批权的人进行钱权交易,在我市近几年来查处的案件中,每个涉案人员都在审批环节存在着钱权交易行为。如2007年萍乡市一国有企业为了尽快开发一块土地,送给谭某某10万元请求其帮忙办理审批手续。  4、犯罪手法愈加多样性,呈现出新型化、智能化特点。第一,在受贿案中,除了传统的现金贿赂、吃请、旅游

5、等手法外,行贿、受贿方式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如市国土局局长谭某某在2006年以低于市场价格18万余元向一家房地产公司购买房屋一套。第二,巧妙伪装,积极掩饰,以借款为名,行受贿之实。2008年我市查处了萍乡市城区房管所所长张某某涉嫌受贿一案,该案中,张某某以打借条的方式收受开发商文某某贿赂5万元。  5、犯罪区域开始向农村辐射,出现村民委员会人员涉嫌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现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与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房地产开发开始进驻农村土地市场,房地产开发领域职务犯罪行为开始向农村蔓延。2009年我市查办了安源区郊区乡青坪村村委会主任黄某某在出让该村土地

6、进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收受开发商王某某贿赂5万元一案。  三、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驱动。占有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占有了巨大的获利空间,土地既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又是一种靠行政审批就可取得的资源,在土地征用、出让、交易等环节,都可以形成“低进高出”的事实。另外,虽然我国经营性土地已经全面推行了市场出让方式,但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幕后交易的存在可能。与公开竟价相比,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行贿成本相对低廉,这促成了资本向行政权力的全方位渗透,开发商为了取得土地,并能及时办理审批手续,采取各种方式对审批人进行腐蚀。  2、监督管理缺位。从我市查办的案件看,房地产开发领域普遍

7、存在着监督制约不力的现象。我国国土部门采用的是本部门和本级政府双重领导的模式,即人事业务由上级业务部门管理,组织关系和年终考核由政府管理。这种双重管理模式,一旦没有形成监管合力,就很容易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形成两不管的监督漏洞。此外我国在土地管理、规划和税收等方面,多个部门各司其责,职务上有分工,制度上不配套,没有形成相互间的制约,容易出现监管盲点。  3、审批手续繁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通常要履行多道环节的审批,这种审批权力的分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钱权交易,但其弊端就是时间长、进度慢。而房地产项目投入大,时间进度要求高,需要更快更顺利地通过审批。而审批者拥有较大的自由

8、裁量权,且没有严格的细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