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

ID:61628952

大小:276.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04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质量评估试题组题:吕颖华审题:杨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0分)1.(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16题)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2.(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13题)《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

2、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除井田,民得卖买”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题)汉武帝时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钱抽一算;……商人之车,则征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税一算。”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是()A.打击富商大贾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4.

3、(2011年4月福建省质检15题)观察图6,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5.(2011年5月莆田市质检14题)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C.商品经济发展D.资

4、本主义萌芽出现6.(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5题)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A.租佃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D.井田制经营7.(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4题)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8.(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15题)宋代范正

5、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9.(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15题)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10

6、.(2011年5月宁德市质检14题)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A.兴旺发达的诉求B.放眼世界的胸怀C.诚实守信的理念D.和气生财的寓意11.(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4题)《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12.(2011年

7、5月龙岩市质检13题)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13.(2011年3月厦门市质检14题)《明神宗实录》一书记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它反映了福建经济的主要特色是()A.农耕经济B.商品经济C.海洋经济D.外贸

8、经济14.(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3题)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5.(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6题)“草市”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