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doc

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doc

ID:61655838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6

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doc_第1页
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doc_第2页
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挖掘文本资源拓展写话训练在近两年的写话研究实践中,我益发感受到“依托文本,对文本资源进行开发,找到读写结合点”,通过仿写、补写、续写等形式的小练笔,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是打开低年级学生写话思路,培养写话兴趣,提高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依托文本——仿写皮亚杰说:“对孩子来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举一动,无不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低年级教材中入选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是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模仿的范例。对说话和写话能力都处于“扶床”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借助课文指导学生仿写,既降低了难度,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又能有效地训练他们的写作的基本功,

2、激活思维。1、从优美词句入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积累,还要让学生学会以运用。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中出现了以下词语:雷声大作、倾盆大雨。这些词语可以真实地将雷雨景象再现于我们眼前,教学中,注意抓住这些词进行品读,再让他们进行想象画面的训练。教师的关注、引导,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了牵移,在看图写话中,不少同学写了这样的话:小明打开窗一看,外面雷声大作,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近期天气变化频繁,在让学生观察雷雨景象时,学生将这些词语理解、积累并学会了运用。《清澈的湖水》一课中有这样一组比喻句:“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

3、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象正在赛跑呢。”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看文中插图找到对应的石头体会比喻手法的妙用,然后出示一组山石图、动物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看着图,说出了许多灵动的句子:这边的山石像一只美丽的孔雀。那边的山石像一位背着篓子的老人。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抓住这些优美词语,在充分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这些词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1、从典型段落、诗歌入手。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童诗、童谣,它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在这些富有诗意的语言熏陶下,可进行仿写和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利用文本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挖掘语言训练点,进行

4、写话练习,体会表达方法。如《荷叶圆圆》一文中的并列段。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激发,语言益发灵动:小熊说:“西瓜皮是我的帽子。”小熊戴着帽子在森森里走来走去。小兔子说:“蘑菇是我的篮子。”小兔子拎着篮子去采更多的蘑菇。……如《假如》一课,结合最后一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及课后题“我要给。”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了这些充满爱心及温情的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枯死的禾苗画一片乌云,让禾苗可以喝到清凉的雨水,不再枯萎。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把美丽的景区画得更加漂亮,让景区更加热闹,人们更加喜欢。假如我

5、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奶奶画一个治病的机器,让奶奶脱离生病的痛苦。……从仿写开始,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在模仿中,语言也变得鲜活。二、展开想象——续写低年级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有丰富的想象、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物点,在写话教学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在教学中,不失时机鼓励学生续编故事,以此训练说话写话能力。在学完《守株待兔》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说:“种田人看到自已荒废的庄稼,后来他会怎么做呢?”这里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教学中,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想象,在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学生

6、的参与和创造愿望能得到满足,他们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学生的心底流露,续写让各种猜测、构思方案纷至沓来。教师谨慎选择语言训练点,给孩子以想象的空间,给孩子的语言表达搭建平台。二、学挖掘空白——补写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余音绕梁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在教学中,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再引导学生在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文章的内容就更具体、完整。如《风娃娃》一课中最后一段“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此时,结合泡泡所说“风娃娃,我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你。”以此引导学生给风娃

7、娃分析分析。再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泡泡所说“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具体说说种葫芦的心理活动。在猜测当中,学生的说话、写话因想象而抹上了更多个性、灵性的色彩。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真正用心琢磨,善于挖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练说、练写的机会,就一定能引导学生信心十足地迈进写作的乐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