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级的创建.doc

和谐班级的创建.doc

ID:61657947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6

和谐班级的创建.doc_第1页
和谐班级的创建.doc_第2页
和谐班级的创建.doc_第3页
和谐班级的创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和谐班级的创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和谐班级的创建     ――初中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案例  提要:班级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顶梁柱,班主任工作复杂、艰辛、细致,其中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处在心理过渡期的青少年更为需要。教学管理中,学生的行为和动机互为因果,对于问题学生我采用“情感共振”的换位思考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解除他们心中的疙瘩,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其重点和难点是管理问题学生。实际工作中,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脾气倔强,你越是运用教师的权威进行批评,他的叛逆性就越强,就像一个皮球一样,你拍得越重,他弹得就越高;有时候虽然表面上接

2、受了批评,但行动上却仍然不改。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立,导致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很难管理好整个班集体。这时候班主任应该调整战术,运用“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首先要对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在倾听过程中推断学生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其次深入到学生的烦恼中去,细心地注意他的一言一行,注意他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作出反应等;然后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握他的心理,对他的困难和迷惑加以正确的指导。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情感共振”效应,即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从而理解别人,关心别人,较为客观地解决人们面临的困难。在班主任工作中,

3、这种“情感共振”能力很重要,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05年,我担任八(三)班班主任。在班干部座谈会上、学生的周记中都反映了一个情况:该班有一个男生名叫王波,上学总是迟到,使得我们班的“红旗班集体”经常落榜,全班同学的辛勤努力往往因为他的迟到被扣分而付诸东流。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班干部也多次好言相劝,都无济于事,他照样我行我素。为此,同学们对他意见很大,我也对他有些看法,这位学生也变得很孤立,终日郁郁寡欢,独来独往。看来批评教育对他不起作用,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我决定到他家去家访。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去了王波家,看到他不但洗衣做饭,自己料理生活,还要张罗他那十一岁的

4、弟弟的事。交谈中我知道他家里的情况非常特殊,母亲因为家庭生活不如意而轻生了,父亲已经另外组成了家庭,住到了外面。家里只有他与他的弟弟相依为命。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感到很自卑,不愿与人接触,没有一个朋友,心理封闭,因此患有很严重的精神衰弱症,每天晚上几乎要到两点左右才能入睡。听了他的诉说,我心里的触动很大,没想到他竟然有这么一段苦难的经历,难怪他会睡不着,难怪他会迟到!别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到不顺心的事,还可以到父母亲那里撒娇;而他不但一切都要靠自己,还要照顾弟弟,更要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不应该由他来承受的痛苦。此时此刻,一种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我决定我要帮助他建立自

5、信,我要改变别人对他的态度。我当即向他表示,他这一切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以前老师、同学并不了解他,对他有误会,并当场向他表示了歉意。临别时,王波竟露出了我从没有看到过的笑容,还坚持把我送到大门口,一再对我说“周老师,走好”。我也为他这么有礼貌而感动。到了星期五,我利用班会时间专门讲了王波的困难,当然只讲他是如何独立,如何照顾家人,为什么会迟到等,关于他父母的事只字不提。最后,我说像他这种情况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红旗班集体”与一个人的健康,孰轻孰重,同学们自己去权衡;再说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努力来弥补这面红旗的,因此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特许他迟到,并且还说其他同学当中谁若有

6、他这样困难的,也可以来找我,我也准许他迟到!说来也怪,我这样一说,不但没有其他人效仿,而且王波在以后的几个星期中不再迟到过,以后迟到次数也明显地少了。同学们也谅解了他,还主动地跟他交往、学习。我还专门安排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女生与他一起坐,以弥补他因缺乏母爱所带来的性格上的缺陷。从此以后,他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日渐增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人也变得开朗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最后,王波同学通过努力学习考取了枣阳一中。事后,我想:如果我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理这位同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说不定还会毁了他一生。现在,我用“情感共振”的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件事,不但帮助了一个人,

7、而且也培养了其他同学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宽容别人的美德,促进了班集体和谐、健康地发展。老师通过语言、文字这些手段给学生以理解、疏导和帮助,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影响。一个真正的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其自觉和不自觉的举手投足间、言语谈吐中,都会给人以心灵滋养,春风化雨。对老师而言,学会换拉思考很重要,这样就能很快地进入和对方相同的情感世界,理解对方需要什么,从而产生共鸣,有助于全面而正确地处理行为与动机的统一性和特殊性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