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

ID:61661101

大小:1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7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1页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2页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3页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4页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第五单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科期末练习卡(五)日期:2011、12班级坐号姓名一、选择题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的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水的质量。2.有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gD。若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3:2B2:3C5:2D5:33.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4g镁与1gO2完全反应生

2、成5gMgOB3g镁与2gO2完全反应生成5gMgOC.8g镁与1gO2完全反应生成9gMgOD2g镁与10gO2完全反应生成12gMgO4.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        ) A.1:5       B.l:4       C.4:l       D.5:l5.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2∶1∶2  B.1∶2∶2 C.1∶1∶1   D.2∶2∶3 6.在一密闭

3、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 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6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二、填空题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2.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加”或“减少”)。3.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重新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______没有改变,______没有增减,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______相等。4.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

5、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元素。5.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6.某可燃气体A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3.6gH2O和8.8gCO2,则A气体中含。7.6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生产4.4gCO2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8.3g木炭在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判断的依据是。9.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锥形瓶底部应铺有细沙,再把白磷置于细沙上,目的是______。第二次称量时,一定要待锥形瓶冷却

6、后再称量,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10.在天平的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稀硫酸,右盘烧杯中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向二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则天平的指针,偏向______。(偏左,偏右,不动)11.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TNT+21O2===28CO2+10H2O+6N2则组成TNT的元素分别是,其原子个数比为。12.若不慎打破体温计,散落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此时可撒些硫粉在上面,使硫和汞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写出硫和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

7、、减少,还是不变?刘红、李华分别选择了两个化学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刘红选择的实验是白磷燃烧,她选择了如图一所示装置,先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并称量,再引燃白磷,待装置冷却后又称量;(2)李华选择的实验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他选择了如图二所示的装置,在反应前后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称量,你认为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填“是”或“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3)刘红认为李华的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建议他选择图一的装置完成该实验,此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填选项);A.控制气体的总量         B.添加固体药品C.调节装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