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

ID:61704031

大小:68.6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10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的4篇课文围绕主题“壮丽山河”来组织,由《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组成。四篇课文虽表达的主题相同,但各篇课文写作的方法却各有特色,尤其是《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三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因此本主题单元很值得高年级段学生多角度地去品悟赏读,同时获得“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法的借鉴与迁移。《长江之歌》以诗歌形式出现,表达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体会。《三亚落日》则以

2、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形象化地、动态性地展现出落日美景,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熟读背诵,积累内化。《烟台的海》是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色的不同的,教学时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重点。《记金华的双龙洞》具有按游览顺序写的特点,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练习1》“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学会用拟人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以及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两项训练,其实就是这一单元语文知识能力与生活相整合内化运用的提升巩固性检测。这就印证了《培养良好的

3、学习习惯12》中强调的“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本单元鲜明的写景文特色,再结合课后练习“学当小导游(片段情境内化)”及《练习1》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建议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学科整合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当小导游》(重点学习导游词串联,而后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自主选择话题,合理分组,开展实践创作、情境演练,从而为《练习1》口语交际的全方位提升训练做好铺垫。)另外,教学本单元,在品悟赏读中渗透审美情趣的同时,还要渗透弘扬民族精神,如渗透“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长江精神”,

4、渗透勤劳、追求美好生活的个性品质,渗透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熏陶引领。【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2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体会课文语言用词的准确、生动与精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相应的段落。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祖国山河的博大与壮美,升腾起强烈的爱国情怀。4、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5、体会游记的一般写法,领悟如何在游记写作过程中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方法。6、(口语交际)通过搜集资料,准

5、备导游词,当众作介绍,把家乡的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给大家。7、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形成在生活实践中积极运用语文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时《长江之歌》2课时《三亚落日》2课时《烟台的海》2课时《习作1》2课时《练习1》2课时【常态教学理念】强化课前预习,尝试“目标前置”,追求“朗读感悟与情趣性训练”和谐共生的朴实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