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

ID:61744776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7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_第1页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_第2页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_第3页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_第4页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关键词:农村消费;制约因素;对策;消费环境摘要: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一、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现状(一)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消费规模偏小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零售总额为3

2、4752.8亿元,是1997年的2.72倍,但是消费规模依然偏小,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相比,其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30%-40%之间,也就是说,全国超过3/4的农村居民消费了不到2/5的商品。此外,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比较低。从绝对量上看,2008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仪为3730元,比城镇居民少支出9789元,仅相当于1994年城镇居民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4年以上。从相对量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1989年,

3、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2.7:1,2008年,这一比重扩大到3.6:1。(二)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消费层次偏低5学海无涯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己由1997的55.1%下降到2008年的43.7%,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层次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以高热量谷物为主。二是农村居民的衣着支出偏低。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11.8元,不到城镇居民的20%;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三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

4、电99.2台,是城镇居民的74.6%;拥有洗衣机45.9台,还不到城镇居民的八成;而家用电脑更是无法与城镇相比,农村拥有5.4台,远远低于城镇的59.3台。(三)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自1997年以来,农村平均消费倾向开始以较大幅度下降,从1996年的0.816下降到0.774之后,每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均低于0.8,在0.6-0.8范围之内,年均值为0.75。近年来,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影响下,新代的农村青年逐步向城市转移,而留守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以妇女居多,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较弱,加之农村经济体制、社会制

5、度缺陷以及和市场波动风险,特别是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预期弱化,更是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二、农村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农民纯收入按收入形态可划分为现金收入与实物纯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形态中现金收入的比例在逐步提高,但仍有相当部分是实物收入,这部分实物收入转化为现金收入的可能性很小,在定程度上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现金收入的增速,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滞缓的直接原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受自然因素和农产品价格

6、因素影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的发展,且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增加了即期消费不旺和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且具有多种经营和小规模的特点,小规模的多种经营影响了专业化和规模化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农民在农业方而的预期收入。(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5学海无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能否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尽管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己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

7、展的要求。一是农村供水、供电条件差,因缺电缺水、电视信号不强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的问题;很多乡村尚没有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二是道路交通条件差,商品流通困难,运输成本大,使大量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农户家庭,造成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困难。(三)农村流通体系滞后,经营规模小我国农村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较为落后。一是传统流通方式居于主导地位,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发展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

8、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二是交易方式落后。据商务部和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20个省555个村1万家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显示,42.0%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0%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只有2.7%的农户通过定单销售。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交易技术采用率较低。目前仅9.2%的农村批发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