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

ID:61785843

大小:241.4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20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_第1页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_第2页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_第3页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_第4页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第五节挥发性成分分析1一、概念二、鉴别三、含量测定给四、应用实例2一、概念挥发性成分:指中药中具有芳香气并易挥发的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成分和其他分子量较小、易挥发的化合物。含挥发油的中药:唇形科:薄荷、紫苏、藿香等伞形科:茴香、当归、白芷、川芎等3挥发油类的理化性质1.性状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少数挥发油具有其他颜色。形态: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放置,挥发油所含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气味: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味。4挥发油类的理化性

2、质2.挥发性: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3.溶解度:挥发油为亲脂性物质,难溶于水,可溶于高浓度乙醇,易溶于乙醚、二硫化碳、石油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在低浓度乙醇中溶解度较小。5二、鉴别01.化学反应法02.色谱法601.化学反应法根据中药中所含挥发油各组分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鉴别。1.含双键萜类成分,与溴加成使溴水褪色;2.不饱和萜类成分,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使之褪色;3.大多数挥发油能在浓硫酸或(浓盐酸)存在下与香草醛形成各种颜色的化合物;缺点:专属性不高。702.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例】避瘟散中薄荷脑、冰片的鉴别(薄层色

3、谱法)①主要组成:檀香、白芷、零陵香、姜黄、丁香、木香、冰片、薄荷脑等②鉴别:取本品0.5g,加石油醚(30-60℃)10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低温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冰片对照品,加石油醚(30~60℃)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苯-乙酸乙酯(9:2: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7cm,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4、,显相同颜色的斑点。802.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例】西瓜霜润喉片中薄荷脑、冰片的鉴别(GC法)①主要组成: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②供试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摇匀,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吸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薄荷脑对照品、冰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薄荷脑0.6mg和冰片0.3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色谱条件:气相色谱法测定,改性聚乙二

5、醇200(peg-20)毛细管柱(柱长为30m,柱内径为0.53mm,膜厚度为1.2m),柱温135℃。④测定: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9三、含量测定1.总挥发油的含量测定(1)甲法(2)乙法2.挥发性单体成分含量测定(1)气相色谱法(2)液相色谱法101.总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甲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相当于含挥发浦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置烧瓶中,加水300500mL(或适与

6、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的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O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111.总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乙法)乙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

7、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含量(%)。122.挥发性单体成分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挥发油成分时,多采用毛细管柱。早期使用的填充柱,多用经酸洗并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或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固定

8、液常用聚乙二醇类、硅氧烷类(SE-30、SE-52等)、阿皮松类和聚酯类等。聚乙二醇和聚酯类对醇、醛、酮、酯等挥发油类成分分离效果好常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50~350℃测定法有内标法和外标法,常用内标法,以克服进样误差。为了克服气相色谱分析中药成分周期长,操作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