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doc

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doc

ID:61814802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21

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doc_第1页
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挑选从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8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很据护理方案,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有25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在(60.22±3.87)岁;在实验组中,有24例男性,20例女性,平均年龄在(61.39±2.6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1.2方法。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术前准备、

2、病情观察、疾病知识宣教等等。针对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第一,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性格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利用鼓励和安慰的形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压力[2]。鼓励患者把心中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利用音乐疗法,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通过深呼吸、阅读等手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且,需要把治疗的手段和注意事项讲解给护理患者,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第二,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把口腔清洁不到位的危害性讲解给患者,利用视频、真人示范的形式

3、,对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使患者可以形成良好的清洁口腔习惯。此外,指引学生正确进行刷牙,使患者的口腔可以保持清洁状态,提升预防疾病的效果。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进行观察。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比对护理前,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

4、实验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要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2学无止境3讨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控制牙菌斑,并且需要定期复查,有助于修复牙周组织,降低牙周炎发病率。但是,因为大部分牙周炎患者在患病以后,怀疑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这对治疗效果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牙周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指引患者深入了解牙周病知识,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把牙周病的形成原因、预防手段、鳞状症状详细讲述给患者,提升患者的知晓率,指引患者正

5、确进行刷牙,以防形成牙菌斑,对牙周炎进行预防;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本研究显示,护理前,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牙周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具有较好的干预疗效,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黄黎黎.心理护理结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对牙周炎患者的干预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

6、019,6(03):76.[2]马洁,王俊平,戎智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3):83+8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