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

ID:61827238

大小:37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22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_第1页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_第2页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_第3页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_第4页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力电缆工作安全措施▲工作的基本要求1.工作前的准备⑴详细核对电缆线路名称、标志牌等与工作票所写的相符。⑵安全措施应正确可靠。2.巡视电缆工作⑴巡视工作前应先与运行单位、部门联系,并不得动无关的设备和设施。⑵进入SF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或与其相连的电缆夹层、沟道,先检测含氧量和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⑶电缆隧道内长距离巡视时,应携带便携式有害气体测试仪及自救呼吸器。▲施工的安全措施1.电缆直埋敷设时,先查清图纸,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定敷设位置。2.影响车辆、行

2、人通行的沟道应敷设足够强度的铁板或木桥等。3.沟槽开挖深度达到1.5m及以上时,应采取防止土层塌方的措施。4.挖掘电缆时,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在场指导,方可继续进行。5.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的下面需要挖空时,应采取悬吊保护。电缆悬吊应每1~1.5m吊一道。接头盒悬吊应平放,不得使接头盒受到拉力。6.掘路施工应具备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如标准路栏、明显标记、警示灯和反光标志等。7.开启电缆井井盖、沟盖板、隧道入孔盖后,设置标准路栏,并有人看守。撤离后要重新盖好

3、。8.开启电缆井井盖、沟盖板、隧道入孔盖后,应自然通风一段时间方可进入工作。工作期间,通风设备应保持常开,以保证空气流通。上、下工作人员应保持联系。9.电缆隧道内的照明宜采用安全电压行灯。若采用220V或380V的电源时,应装漏电保安器、防爆灯具等,并良好接地。10.移动电缆(含接头)一般应停电进行。工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工作。11.10kV电缆(含接头)带电移动前先征得允许单位的同意,并对其进行详细了解,视绝缘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否则应停电进行。平移距离不得超过2m。12.35kV及以上电缆(含

4、接头)不允许带电移动。13.断缆前,应核对图纸,确切证实无电,使用接地电缆将电缆芯刺穿并使其可靠接地,方可断缆工作。严格执行规程中停电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坚持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制度。14.断缆工作需二人进行。15.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工作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10kV及以下,不得小于1.5m。10kV及以上,不得小于3m。16.不得在带电设备、带电线路、电缆夹层、沟道、隧道等进行加油及点火。17.施工完毕,检查是否达到防火和防水的要求。18.送电前,认真核对检查,电缆要充分放电后,拆除

5、地线,开展放信号工作,并核对电缆路名牌。▲敷设的安全措施1.敷设前,应检查电缆盘等机械设备是否牢固可靠。2.敷设电缆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保持通信畅通,工作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3.敷设穿越公路、桥梁或夜间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交通,现场设警示(发光和反光)。4.敷设穿越铁路的电缆应注意路基的变化。敷设架空电缆应有高空作业措施。敷设隧道内电缆应有保护运行电缆和防火的措施。敷设水下电缆应根据现场情况制订安全可靠的措施。5.敷设电缆时,电缆盘、绞盘、隧道等拐弯处、重要交叉跨越处应设专人看护,防止磨伤、

6、挤伤电缆。6.当环境温度低于电缆敷设允许温度时,应对电缆加热。7.在敷设的路径上有运行电缆时,必须采取悬吊、隔离等措施进行保护。▲电缆接头的安全措施1.在隧道或易燃物附近工作,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2.搅拌或掏取溶化的焊锡时,应有防止发生爆锡和溅锡伤人的措施。3.加注电缆胶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高处加注时,下方不许站人。4.使用喷枪前,应认真检查管路连接及其有无漏气现象。使用时,应注意工作区域内的情况。5.制作环氧树脂电缆头和调配环氧树脂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放毒和放火措施。▲线路试验的安全

7、措施1.试验现场周围应设围栏,并悬挂警告牌,专人监护。2.所有电气设备保证接地牢固可靠,操作人员需2人以上。3.试验前,确认电缆线路中无人工作,清场后方可开始试验。4.使用故障测试仪查找故障时,不得小于3人。5.定点后处理故障点前应停止加压,断开电源,充分放电后再进行故障处理工作。6.试验结束,应对试验电缆进行充分放电,并在试验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