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

ID:6197743

大小:911.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1-06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I1引言11.1课题背景11.2指南针原理介绍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32单片机及相关物理量介绍42.1单片机系统简介42.2物理量简介72.3电子指南针的主要偏差及校正93原理及系统框图133.1测量原理简介133.2系统总图框图143.3系统其他模块简介154系统硬件234.1系统控制模块234.2指南针模块244.3实时时钟模块254.4液晶显示电路264.5系统输入电路275系统软件295.1主监控程序295.2实时时钟驱动305.3指南针模块驱动305.4键盘驱动325.5液晶模块驱

2、动33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IV附录37IV1引言1.1课题背景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矿石,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

3、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使得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1.2指南针原理介绍地球是个大磁体,其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磁体同级相斥,异级相吸的普便现象,无论处于何地磁体的南极会指向地球的北极附近;而磁体的北极会指向地球的南极附近。所以磁体这种指向性可以用来确定方向。随着人们对指南针原理认识的不

4、断深入,指南针也由先前笨重的司南发展到现在的便携式指南针。但其基本构造是没有改变,都属于机械指针式,指示的机械结构也基本没有改变。由于机械的先天因素导致了指针式指南针在便携性、灵敏度、精度以及寿命上都有一定的限制。1.2.1电子指南针的形成指南针是一个重要的导航工具,甚至在GPS中也会用到。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磁传感器和专用芯片上的发展使指南针的基本实现机理有了质的改变,不再是机械结构而采用了磁场传感器和专用处理器对磁场进行测量和处理后指示方向,这就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子式指南针。电子指南针替代旧的指针式指南针或罗盘指南针,因为电

5、子指南针全采用固态的原件,还可以简单地和其他电子系统接口。电子指南针系统中磁场传感器的磁阻(MR)技术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和现在很多电子指南针还在使用的磁通量传感器相比较,MR技术不需要绕线圈而且可以用集成电路(IC)生产过程生产,是一个更值得使用的解决方案。351.2.2电子指南针的优势与传统的机械指针式指南针相比,因电子式指南针采用电信号传送,且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显示测量的结果,所以电子式指南针无论是在灵敏度上还是在精度上都远胜前者,而且不会因为机械磨损而减短使用寿命。此外,电子指南针在功能上更加人性化,由于是采用功能性模块,因此可以非常方便的

6、扩展各个功能,例如在原有的电子指南针的功能基础上还可以集成数字时钟等扩展功能,方便实用。1.3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人们对指南针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指南针也由先前笨重的“司南”发展到现在的便携式的指南针。但其基本构造是没有改变的,都是属于机械的指针式,其指示的机械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都是利用某种支撑使得磁针能够受到地磁场的影响而自由的旋转。由于机械的先天因素导致了指针式指南针在便携性、灵敏度、精度以及使用寿命上都有一定的限制。由于国内外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磁传感器和专用芯片(ASIC)上的发展使能指南针的基本实现机理有了质的改变,不再是机械

7、结构而采用了磁场传感器和专用处理器对磁场进行测量和处理后指示方向,这就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子式指南针。国内外现阶段研究电子指南针的主要应用是提供地磁导航功能,相对于其他导航手段而言,地磁导航起步得比较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E2systems公司提出了基于地磁异常场等值线匹配的MAGCOM系统,70年代获得测量数据后,系统进行了离线实验。20世纪80年代初,瑞典的Lund学院对船只的地磁导航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将地磁强度的测量数据与地磁图进行人工比对,确定船只的位置,同时根据距离已知的两个磁传感器的输出时差,确定船只的速度。美国目

8、前已开发出地面和空中定位精度优于30m、水下定位精度优于500m的地磁导航系统,并计划用于提高飞航导弹和巡航鱼雷的命中率。另外,美国在导弹试验方面已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