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创作散谈.doc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

ID:61978413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_第1页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_第2页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_第3页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_第4页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水画创作散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水画创作散谈我们谈山水画创作,并非是简单地谈论如何画一幅山水画那样简单的问题。画家今天的一日之功,得心应手,是画家经过多年的操盘、修炼、实践、思索,再实践的寻梦结果。   山水画创作犹如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艺术创作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在艺术神奇的殿堂游弋,亲身体验,感受这魔幻的魅力。凡从这“魔幻”中出来的人,各自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人在“里面”找不到方向,不按规则游玩,精疲力竭地出来,累得半死,甚至什么感觉也没有;有人在“里面”玩得非常开心,顺其自然,放胆嬉戏,随心所欲地狂歌乱舞,出来之后还添油加醋,自编自演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艺术就如同这“魔幻厂

2、”,画家就是进入这“魔幻场”尽情发挥,出来之后向世人讲述这离奇故事的人。  画家周韶华先生曾给我讲了一个寓言:有一个神仙与一个妖怪在天上打仗,两个法力、道行都相差无几,一时间打得天昏地暗。相持地打一阵之后,神仙就窜到地上踩地气,返到天上又变得精神抖擞,故而屡占上风;妖怪吃紧,奋力抵抗。如此反复多次,妖怪就发现了神仙这一套把戏,于是穷追猛打,逼得神仙没有机会去踩地气,最后妖怪大获全胜„„故事讲完,周老对我狡猾地一笑,说:“‘神仙’就是画家,‘地气’就是中国画的传统。”至于妖怪代表什么,大家自可猜测。   常有学生问我:什么是中国画传统?中国画创作的规律是什么?我虽然

3、在中国画山水领域“玩”了几十年,在艺术探索创作中一路走来,体验了太多的苦与乐,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却也很难用只言片语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答案会有差别。石涛有“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之说,这一精辟论述一语道破山水画创作的“天机”。初学者首先是从无法开始的。无法而无知,无知而无法是真正的无法,这是初学者还没有进入艺术创作的第一个层面。有法是从无法进入有法度的层面,有法有矩,守规矩约束,因而不自由、不自在,这是进入创作的第二个层面。“无法而法”是已知法而不拘于法,有法而不拘泥于法,“我自为我,自有我在”,“变化” 乃是至“法”的核心,这是进入创

4、作的第三个层面。这一层面是一个质的变化,艺术的原创点是以有法有矩但又不拘于法的创造,并非是无教化的胡涂乱抹。不拘法、不循法是针对太拘法、太泥古不化的反叛,这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过,“有人是生来天才,有人是学习天才,有人的天才是别人强加的。”古往今来,每个时代都有精英人才辈出。在中国画坛,山水画艺术之所以千年不衰正是历代大师贡献自己智慧、才情,推陈出新的结果。大师中确有天性聪慧、学养禀赋超群者,但这样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大师是靠后天的学养补气,通过自身的努力修炼而成大器。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切入,才能具备成为名家巨匠所必需的素质?才能达到创作自由自

5、在的境界呢?  一、画品如人品,画画先学做人  画家要在人品、性格上锤炼、培养自己,这是艺术创作之首。我们常说,“画品如人品”,人品的高下直接影响画作的品格。而好的人品源于深厚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强调做人要做坦荡君子,学养要有全方位的儒雅追求。   翻开中国绘画史,大凡在中国山水画领域中的集大成者,不但有高深的艺术造诣,而且其人品、学养也都极高。“人无品、则画无品;人不正,则画必邪。”这是古人品评画家的标准。我强调今人向古人学习,不仅要学习古人的画技,更要学习延续千百年来民族精神中弘扬的追求高境界,胸怀坦荡的君子风范。 艺术创造是主观精神的活动,性格、性情是影

6、响山水精神风貌的另一重要主体因素。开放、豁达,坚定向上的精神气质是必不可少的。“放”,如天马行空,要放任自己的思维,在偏执和狂想中追寻梦的境界;“收”,如老僧坐禅,清静朴素、含蓄内美。要始终在粗犷和精妙中练就自我的性格,在真实与狂想中寻找和搭建自身艺术的原创点。  “功夫在画外”,无论是七分天赋三分修炼,还是三分天赋七分修炼,到头来都有可能成就大业。能否成就事业,要经过艺术家们锤炼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最终要用品节、胸襟,打造具有高尚精神、超逸情怀的优秀山水作品。故此,学画先学做人。      二、师古人之迹,更要师古人之心  临摹传统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由之路,也是

7、总结前人经验、寻找自我风格的简捷之路。临摹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人是直面原作临摹,有人是先读作品,弄清原作的画法画理之后背临或变临;有的是全幅临,有的是局部临,这些可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无一定之要求。但我强调,在我们临摹古人作品之前,先要认真阅读、研究临摹品。揣摩作者的立意创景,弄清作品的构图章法。在规矩法度中得其意、忠其形、传其神。另外,在临摹古人作品时,还应同步阅读和研究一些古人的画论画理,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临摹的质量。   临摹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学习过程。石涛有言:“师古人之迹,不师古人之心,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因此,在临摹中学古人的笔墨固然重

8、要,但决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