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

ID:6199052

大小:5.94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1-06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_第1页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_第2页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_第3页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_第4页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I第1章前言11.1选题目的及意义11.2技术方法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11.2.1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2.2吸附态汞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31.3主要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51.3.1主要研究内容51.3.2完成的工作量6第2章投入技术方法72.1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72.1.1基本原理72.2.2工作方法及电导率质量检测72.2.3应用条件及影响因素82.2吸附态汞测量法92.2.1基本原理92.2.2工作方法及分析流程102.2.3应用条件及影响因素

2、10第3章车家坪、付家梁子测区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吸附态汞测量寻找隐伏铅锌矿研究123.1前人研究工作概况123.2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133.2.1研究区范围133.2.2自然地理条件143.3研究区地质概况163.3.1区域地质背景163.3.1.1区域地层173.3.1.2区域构造193.3.2测区地质特征203.3.2.1测区地层203.3.2.2测区构造233.4铅锌矿地质简介263.5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方法263.5.1样品采集263.5.2数据处理方法303.5.2.1直方图解法303.6方法可行性试验研究323.

3、7车家坪测区地化异常特征及异常评价333.7.1车家坪土壤吸附相态汞(Hg)异常平面特征333.7.2车家坪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373.7.3车家坪测区平面异常综合评价403.8付家梁子测区地化异常特征及异常评价403.8.1付家梁子土壤吸附相态汞(Hg)异常平面特征403.8.2付家梁子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433.8.3付家梁子测区平面异常综合评价44第4章车家坪、付家梁子测区找矿预测及评价464.1异常靶区划分标准464.2车家坪测区靶区划分及找矿评价464.3付家梁子测区靶区划分及找矿评价494.4找矿标志51第5章结论5

4、25.1车家坪测区525.2付家梁子测区52致谢54参考文献55第1章前言1.1选题目的及意义锌是很重要的金属材料,在有色金属中的消耗位于前列,且需求日益增加,应用范围也很广泛,极具经济意义。云南省会泽铅锌矿田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特富铅锌矿田之一,尽管前人对矿区浅部开展了大量深入的勘探和开采工作,但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不受到能源的制约,对其深部寻找隐伏铅锌矿仍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我国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需要地质工作者探明更多的矿产资源来供应国家的需求。但是,伴随着技术设备不断的完善,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区域

5、的不断扩大,在矿区地表出露的或地表浅部的矿床大多数都已经被发现并开发利用。因此,寻找深部隐伏矿床成为当前矿产勘查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新难题。随着地质勘探深度不断加深,常规的化探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不好,勘探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解决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勘查工作新难题,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及吸附相态汞测量法作为新的化探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中,在寻找隐伏矿体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了解决云南省会泽县金红普查区深部寻找隐伏铅锌锗矿问题,桂林理工大学隐伏矿床研究所以及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会泽县金红普查区共同开展以

6、地电化学勘查法为主的多种新方法寻找铅锌锗矿的实验研究工作。本次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罗先熔教授的科研项目基础上展开的,着重论述的是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吸附相态汞测量法寻找隐伏铅锌矿研究及找矿预测。1.2技术方法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1.2.1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0世纪70年代初期,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最初是由澳大利亚的G.J.S.Govett提出来的。同时,在电化学溶解的方法理论基础上,G.J.S.Govett等人于1971年又展开了一连串的模拟实验,目的是为了查证硫化物矿床次生分散作用的可能电化学机理,但结

7、果却证明了硫化物矿体周围的电位与次生晕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联。1976年,G.J.S.Govett等人在位于加拿大白湖的硫化物矿床上通过对土壤电导率的测量来预测隐伏矿体的试验,结果在已知隐伏矿体上方出现很好的电导率异常。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埋藏深部的硫化物矿体元素是根据电化学作用方式进行分散的,其扩散的机制跟实验室所观察到的地球化学结果是相符合的。1981年,EW.Beaies和ESiveas(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在硫化物矿体中以天然地电池形成的方法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连串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任何导体或半导体硫化物

8、矿体都能够产生电位,并且可以代替一个地电池的使用。1983年,B.W.Smee(加拿大地球化学家)展开了以地电化学作用为主的室内实验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地电化学作用能迫使离子从厚层冰湖沉积物穿透迁移到地表。为了验证实验结果,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