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与立意(五).ppt

审题与立意(五).ppt

ID:62013331

大小:19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4-12

审题与立意(五).ppt_第1页
审题与立意(五).ppt_第2页
审题与立意(五).ppt_第3页
审题与立意(五).ppt_第4页
审题与立意(五).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题与立意(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作文审题与立意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微信已经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之一。绝大部分家长愿意加孩子为微信好友,然而大部分学生却不愿成为父母的微信好友,有的甚至在父母成为好友后又将其拉入微信“黑名单”。一位家长委屈地说:“孩子忙,平时难得谈心。我只是关心他,想多一个沟通,了解的渠道而已。”不少孩子表示很尴尬:“接受吧,自己的生活空间就有种被监视的感受;不接受吧,难得父母一片苦心。”但也有不少孩子表示理解和接受,甚至觉得受益匪浅。你是否关注和思考过这种现象呢?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2、要套作,不得抄袭。(1)支持屏蔽的参考立意:青少年屏蔽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①从青少年成长规律来看: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对青少年成长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独立空间。②从新时代的亲子关系来看:现代社会要求父母和子女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彼此的隐私。③从实际类型看:微信朋友圈是朋友间的平等交往,与父母的相处则是家庭内部的偷,二者交往原则不同。亲情和友情,二者不应混同在一起。(2)反对屏蔽的参考立意:青少年邀请父母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是聪明之举。①粗暴屏蔽的危害:简单粗暴地屏蔽父母,会伤了父母的心,增加父母的担忧。②主动交流,才是消除误会之道:父母进入青少年的微信群之所

3、以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是因为青少年平时跟父母的交流不够和父母对微信的各种功能不熟悉造成的。畅快沟通需要双方的努力。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近日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发起一项倡议,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家长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老师也不要让家长签名。她认为长期的签字检查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责任意识,也会造成家长过多越权包办现象,久之孩子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替家长学习的,更会造成家长的管理焦虑,甚至有家长抱怨学校在干什么?此倡议得到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拥护,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惰性人皆有之,大人尚且管不住自己,孩子正处于青

4、春期,没有外界的督促怎么可能学得好?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考生首先要明确针对的焦点是家长要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的问题,然后要从材料中,提炼出两种不同的倾向。反对者认为,这样做一是让孩子丧失了尊严,这是从人性成长的角度观察,二是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责任感,从孩子学习中的奴性意识,即,你不查我就不写,或不认真写,这是从学习心态的角度观察。另外从家长的角度,这样无休止的签字,让家长不堪重负,造成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隔阂,更重要的是造成学校学生家长

5、之间责权的模糊,赞成者认为孩子需要监督管控,这是从青春期的特点和为孩子将来的学业成长出发考虑,综上所述,考生审题立意时可由以下角度入手:从反对者角度入手,可以立意为:1.要明确主体的责任意识。学生学习懈怠很多时候是责任不明导致的。因为责任不明,导致学习没有动力,总觉得这是家长的事,而家长却认为这需要监督,这更增加了责任意识的懈怠,因此,明确责任,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是别人无法替你负责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是意志品质的锻造需求。2.给对方一个信任,他才会给你一个惊喜,人性是需要尊重的,孩子的教育不仅是获得一个卷面的分数,更是要得到一份尊重和信任,这样才会有持续独立的发

6、展可能,否则孩子累、家长累、学校也累,家长签字的问题症结就在于过分看重现实的分数,而忽略了人格的健康成长。教育不是培养把鞭子交给老师、家长的奴性下一代,而是要有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从赞同者的意见,可以立意为:教育手段要根据对象的实际入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尊重、需要信任,但更需要约束和鞭策,惰性是人性共有的弱点,处于学习成长期的孩子在外界的督促帮助下可以更加规范勤奋的学习。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件:一名男子在半夜洗劫了不慎掉下露台受重伤而毫无反抗能力的女子,却不忍女子伤重而亡,于是报警

7、后才离开。但事件的经过被附近的监控摄像头拍摄下来,警察成功抓获这名男子并起诉。最后在经过长达四周的激烈辩论和商讨后,法庭做出该男子无罪释放的判决。法官的判决中有这样的话: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脆弱和阴暗的一面,对于拯救生命而言,抢劫财物不值一提。我宁愿看到下一个抢劫犯拯救一个生命,也不愿看见率公守法的无罪者对他人所受的苦难视而不见。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综观材料,这样一些语句值得深思:(1)不忍女子伤重而亡,于是报警后才离开;(2)对于拯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