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

ID:62041573

大小:3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6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_第1页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_第2页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_第3页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_第4页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         当数码相机远未普及,我们不知用胶片记录了多少记忆,几乎每一张都珍而重之。而今,黑白底片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们的陶瓷行业也在年代更迭间发展至今日的局面。老一辈陶瓷人的坚辛与努力在历史长河中湮没,只有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仍在忠实地讲述那些已被遗忘的故事。本报特别推出“老照片”系列栏目,共同追溯陶业往昔岁月。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湖南官立瓷业学堂。 湖南官立瓷业学堂,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熊希龄有不解之缘。曾出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产生以实业救国的想法。光绪三十年(190

2、4)初,熊希龄赴日考察教育与工商业,目睹日本瓷业发达,技术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考察回国后,熊希龄将考察了解情况与日本瓷业比较,提出“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省府特拨付12万两白银做开办费。     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正式开办,熊希龄亲任校长。第二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公司聘请了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并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制出闻名于世的釉下五彩瓷器,一问世就以其瓷质细腻,晶莹润泽,花面精美,工艺独特,五彩缤纷

3、,清雅明快,永不退色而名扬天下。同时,还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1907年至1915年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分别参加武汉劝业展会、南洋劝业展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均荣获国际金奖,“润如玉、明如镜、薄如宣、声如磬”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从此蜚声中外,饮誉全球,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东方艺术的奇葩”,醴陵也因此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并称中国三大“瓷都”。ﻫ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湖南省官立瓷业学堂虽饱经沧桑、历经风雨,但它的光芒不减。现在,作为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的继承者——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已成为釉下五彩瓷人

4、才培养的摇篮、釉下五彩瓷技术研发中心和釉下五彩艺术文化传播中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915年,湖南瓷业公司釉下五彩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牌、获誉“东风陶瓷艺术的高峰”的扁豆双禽瓶。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国代表团合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国馆全景。     一代瓷艺宗师吴寿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逢熊希龄刚刚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招生,20岁的吴寿祺幸运地考入学堂速成科艺徒班学习陶画。他是醴陵窑釉下五彩艺术瓷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也是中国釉下彩瓷艺术界著名的一代宗师。吴寿祺(左三)与他的学生们(195

5、6年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湖南官立瓷业学堂首任校长——熊希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湖南官立瓷业学堂。这是一张由日本摄影师拍摄的合影照片,照片上方写有“湖南瓷业学堂撮影”几个繁体字(“撮影”在日语中有“留影”、“摄影”之意),照片背面则题有“大清国湖南省醴陵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明治四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写之”的字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湖南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该公司亦称“湖南瓷业公司”、“醴陵瓷业公司”、“湖南醴陵磁业公司”。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湖南凤凰县人熊希龄为首,在醴陵姜湾创

6、办湖南瓷业学校,后又筹集股本5万元,创办湖南磁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由生产粗瓷发展到生产细瓷,制釉下花瓷,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