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

ID:620670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6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_第1页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_第2页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_第3页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_第4页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沂沭断裂带地震构造浅谈摘要:沂沭地震构造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郯庐地震构造带的山东的部分。1970到1973年,山东省地震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研究所共同开展山东地震地质概查,着重对该构造带的新活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在该地震构造带上圈划出5个地震危险区段:临沂——汤头一级危险区,郯城和安丘两个二级危险区,莒县和潍坊两个三级危险区。关键词:沂沐断裂带;地震;地质构造Abstract:TheYishuseismictectoniczone,isthelargestineasternChinaTanluseismicbeltofShandongpart.From1970

2、to1973,theShandongprovincialEarthquakeOffice,ChineseResearch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andResearchInstitutejointlycarriedoutinShandongseismicgeologicalsurvey,focusingonthestructuralbeltofnewactivitieswerestudied,andforthefirsttimewithdelineated5seismichazardzoneintheseismicstructure:Linyi--th

3、esoupadangerzone,TanchengandAnqiutwotwoclassriskzone,JuxianandWeifangtwothreeclassrisk7zone.Keywords:YishuFaultZone;seismic;geologicalstructure中图分类号:F416.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前言通过对沂沭断裂带流体重力测量资料、深部构造特征、运动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进行分析。揭示沂沭断裂带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阐释重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力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重力场有规律的变化与区域应力-应变场微动态活动有关

4、。1沂沭断裂带简介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依次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和鄌郚-葛沟断裂。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2沂沭断裂带结构特征沂沭断裂带主要由4条主干断裂组成(1)昌邑—大店断裂7该断裂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分布在临沂地区,北起莒南县岭泉

5、、板泉,经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露出约有130km。断裂性质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倾角一般在70~80°。(2)安丘—莒县断裂该断裂为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之一,总体呈10~20°方向延伸,北起安丘市穆村镇,经安丘白芬子、诸城市孟疃、茅埠、青峰岭、莒县一线,断裂主要有两支,一支为白芬子-浮来山断裂,另一支为安丘-莒县方向断裂。区域上延伸稳定且较平直,由一组互相平行的断面构成断裂构造带。不同区段断裂特征存在差异。(3)沂水—汤头断裂该断裂是马站-苏村地堑与汞丹山地垒的分界,北端被第三系或第四系覆盖,从大柳树北开始出露地表,向南经北展、高桥、沂水、汤头、相公庄、岌山、到

6、郯城县杨集,向南延入江苏省,汤头以南多为第四系覆盖,汤头以北则以主断面的形式出露,断裂东盘以前震旦纪基底岩石为主,西盘以大盛群为主,次为青山群。土门群及古生界断片沿断裂带断续出露,断裂总体西倾,倾角60~80°,显正断层地貌。宽度较大,构造破碎带较宽。(4)鄌郚—葛沟断裂7该断裂是沂沭断裂带的西部边界。在本区成北北东向分布,北起沂水马站石大水场,南经沂水县城西至沂南铜井、葛沟一带,沿沂河而南下,到临沂东隐覆于第四纪覆盖层之下,断续出露100km左右。这四条断裂构成两堑一垒的复式地堑构造形式,东部是安丘一莒县地堑,西部为马站一苏村地堑,汞丹山凸起介于它们之间。3沂沭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7、沂沭断裂带至皖北嘉山普遍控制了晚自垩世的地堑式盆地的发育。郯庐断裂带山东段伸展期发育的4条正断层构成“两堑一垒”的格局,沉积了巨厚的上白垩统王氏组红色碎屑岩。如马站盆地,上部具有大量同沉积断裂活动标志——滑塌岩、阵发性浊积岩及边缘的巨厚洪积扇。在郯庐断裂带南段,自早白垩世中期开始至古近纪,合肥盆地东界上的郯庐断裂带呈现为西倾的大型正断层活动,控制着盆地东部白垩系至古近系的沉积。这与中段是一致的。7野外调查和地震反射剖面分析表明,沂沭断裂带在古近纪早期表现为左行走滑(可能兼有逆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