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

ID:620690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6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_第1页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_第2页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_第3页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_第4页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道整治中植物护坡技术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理念,成为指导水利工作的中心思想。为了改善河道环境,提出植物建设生态河道。植物护坡技术除了护坡功能外,还具有美化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因此,在城市生态河道整治中越来越被人们倡导和应用。本文阐述了植物护坡概念和选择及设计原则,探讨了河道整治中的植物护坡技术。关键词:河道整治植物护坡概念技术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河道植被护坡因其特殊的作用机理,对于传统的护坡工程有着很多优势。但由于植被自身生长发育、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使得植被护坡技术还不能精确地定量描述,理论已经落在了实

2、践的后面。因此设计时要遵循科学原则,重视提高生物措施的技术水平,以减少对工程措施的依赖。并且进一步加强选择适应于植被护坡的植物品种与品种组合,特别是乡土植物品种,对其进行适应性培育与品种改良。使植被与河坡等要素能尽快融成一个生态护坡系统,并能与周围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才能充分发挥植被的潜能。一、植物护坡概念植被护坡是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岩土边坡、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7涉及岩土工程、恢复生态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植物密集的根系、茂密的枝叶能有效固结坡面土壤,减缓降雨淋蚀,降低风浪冲淘,增强堤坝防渗、抗蚀性能

3、。对于保证堤坝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植物形成的绿色走廊,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水利环境。图1即为一种植物护坡堤身断面示意图。图1植物护坡堤身断面示意图二、河道植被的选择及设计原则植被护坡将水、河道、堤岸、植被、水生生物等结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因此河道护坡主体的植物选择及搭配是十分重要的。1、植被的选择河道护坡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特点进行选择。首先应具备生长能力强,对土质要求不高,适应气候条件强。耐酸、耐碱、耐寒冷、耐高温、耐干旱等。其二根系发达,茎干低矮、枝叶茂盛、生长快、绿期长,能够迅速覆盖地表。

4、其三生根性强,成活率高,并能够吸收深层水分和养分,有效固土。所选植物要在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如能够净化水质、巩固和改良土壤等。若选用经济效益高的植物组成群落,在植物措施实施后,7产生与河道整治时尽可能多的经济回报。同时要对改善当地河道景观有明显的作用。2、河道植被护坡的设计原则(1)水力稳定性原则:植被护坡设计首先应保证河坡的基本功能,确保河坡的稳定性,不能对河道的水力特性造成不利影响。(2)生态和谐原则:植被护坡的设计应该保证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3)因地制宜的原则:植被护坡的设计应该注意几个和谐:①植被与河坡的和谐。设计时应充分

5、考虑河坡的自然特征,如地形特征、土壤特征和环境特征,具体包括坡度、坡长、坡向、坡形、土质、当地气候等,然后再根据植物的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②景观的和谐。应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注意植被景观和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和谐。三、河道整治中的植物护坡技术探讨1、河道护坡改造的主要途径发达国家对环境和生态退化的问题认识较早,很早就开始研究传统的护坡技术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认为传统的混凝土护岸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引起生态退化。为了更有效保护河道岸坡和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生态型护坡技术。生态护坡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参考国外经验及根据国内自身工程特

6、点及有关工程经验,7已形成一定的植物护坡技术。(1)变硬质驳坎为软质护岸。该方法尽量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在场地条件允许、结构保证可靠的前提下,改用松木桩、树根桩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等手段改造河道;必须使用到硬质驳坎的地方,采用水下式硬质驳坎结合水上生态护坡的形式增加河道亲水性、生态性。(2)景观改造。该方法使河道工程改造与景观改造完全的结合在一起,设置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等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导入城市文化,使城市河流不仅呈现为一种自然景观,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自然要素也是一种

7、文化遗产。(3)设置功能亲水构筑物。杭州很多河道已实现游船通航要求,设置游船码头、亲水平台、河埠头等亲水构筑物,结合自然生态岛、景观桥、廊架、园路等景观改造,方便居民在河岸休闲游憩,使城市河道成为城市中游玩、观赏的景区。(4)截污纳管及河底疏浚。城市河道沿线多为农居及企业,过去雨、污合流直接排入河道,严重影响水质。结合杭州市河道整治工程实践,在沿河两侧埋设截污管,使雨、污合流排入市政污水主干管中。对于污染严重而近期无市政出路的重点区域,可考虑设置小型生化处理临时设施,7以解决短期污染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在实施截污工程及配水工程的同时,还应

8、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2、河道植物护坡的主要结构形式实际应用中,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宜根据不同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区段,岸、坡结合,采用不同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