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

ID:62084503

大小:1.25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导 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问于丹:“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问:如何理解“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明确:没有色彩:孔子的理论具有普适性。灰色是一种没有色彩的色彩。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康德语)”是也。“温度”是:仁爱。“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仁之本: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之则:忠恕忠: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之上:圣(博施济众)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子曰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从孝弟引发,以为本。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在孔子看来,对父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甚至是人与犬、马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忠 恕大学者朱熹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忠 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基

3、督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待人。”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于丹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回死了,同门想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按人之常情,自己最喜欢的弟子去世了,其他弟子们想要厚葬,孔子应感到高兴才是,为什么他反而不同意呢

4、?因为他主张葬之以礼。孔子讲,丧葬应该称家之有无,就是根据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办理葬仪。颜回活着的时候是贫困的,死了却厚葬,这不合礼,所以孔子反对。但弟子们不听,还是厚葬了颜回。他们认为,厚葬才能符合老师的哭之恸,才能符合老师对颜回的称道与喜爱。殊不知这样既不符合老师的心,也不符合颜回的心。孔子说,颜回把我当作父亲一样对待,我却不能像对儿子一样对待他。颜回啊,你不要怪我啊,我没有办法啊,我不同意他们厚葬你,他们偏要这样做啊。孔子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是薄葬,颜回是把老师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老师自己的儿子是薄葬,那么,颜回也应该薄葬,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所以孔子说自己没能像对待儿子一样对颜回。

5、从这段话展开联想,其实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总是以我们自以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殊不知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因为自以为好的不见得别人也以为好。其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以真正要对别人好,要以别人觉得好的方式。心得:己之所欲,勿强于人。读后七则,注意重点字。二、分析后七则  前几则我们分析了“仁“的概念,那么对于“仁”要怎样实践呢?1:盍各言尔志2:敝之以无憾3:愿无伐善4:无施劳5:老者安之6:固相师之道也.7:过之,必趋8: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9:霸诸侯10:一匡天下11: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3:子见齐衰者、免衣裳者与瞽者何不使……坏夸夸耀,表白

6、使……安本来;协助,帮助快步走为……而死称霸,完全;匡正没有;大概;通“披”自缢衣:上衣。裳:下衣。名作动(三)这几则讲仁的实践,我们一起看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的。1.言志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2.问人:重人不重财3.于有丧者侧:尊崇礼4.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5.见齐衰者……必趋:恻隐之心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爱之心师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别。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喜善好施,乐以助人,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于人。孔子是“圣人”。圣人之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方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7、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正是理想的大同社会,老、中、青三代各有所属,社会一定稳定,胸怀博大,境界更高。读5.26子路轻财重义,人人可学。颜子有善而不自称,卿大夫当如此;不施劳于人民,国君当如此。孔子老安、友信、少怀,视三者如一家人,境界更高。子路忘物。颜子忘善。圣人忘己。朱熹注:“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这是三人不同点。共同点则是均无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不同而已。回顾小结什么是“仁者爱人”呢?“仁”,首先指一种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