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

ID:6208517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_第1页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_第2页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_第3页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_第4页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抗滑桩施工方案探析  摘要:潮田滑坡群抗滑桩位于亚黏土地段,亚黏土成流塑状,地质条件复杂,成孔困难,开挖时经常坍塌,护壁四周的淤泥经常挤进工作面,壁后脱空,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局部护壁变形严重,不能按设计尺寸终孔。文章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施工方法,希望对类似工程有所借鉴。关键词:抗滑桩;施工技术;管理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1.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滑坡整治施工顺序为:施作滑坡后缘截水沟→对裂缝做简易处理(先不要进行灌砂砂浆处理,防止自重增加造成滑坡进一步扩大,可先覆盖薄

2、膜)护拱前反压土体并拍实(反压土体必须高出滑坡舌,最好可与坡顶平齐,增加挖孔安全性)→挖抗滑桩孔→浇注钢筋混凝土→对裂缝进行处理→桩顶回填土到原地面标高→桩顶绿化2.抗滑桩施工2.1放样:利用全站仪定出桩位中心点,根据桩孔十字线进行施工放样,并在桩位外设置龙门桩,以便施工时随时校正桩位。82.2护壁设置:孔桩设置C25混凝土护壁,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应高出地面20cm,便于挡水、定位和防止落物。混凝土护壁采用倒梯形,上口厚度为30cm,,下口厚度为20cm,护壁高度按100cm范围逐节设置,一般每开挖1

3、m护壁一节,其混凝土强度采用C25,护壁的单次高度可根据一次开挖深度做适当调整,护壁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护壁设置至弱风化岩层位置结束。当桩深大于15m且岩性不好时,护壁中加设间距为15cm×15cm的φ8钢筋网片。每次浇筑护壁前必须检查孔桩中心有无偏位,用护桩拉线交出孔桩中心位置,吊线落点查看孔桩中心有无偏位,如倾斜度超出0.5%或大于20cm,要及时调整,将多余部分用人工凿除。护壁模板采用定型小钢模,模板支架应加支撑,灌注后24小时方可拆除。3.开挖方式及提升3.1土质地层开挖:土质地层设计勘测

4、为强风化砾岩、亚粘土,开挖时人工采用锹、镐等工具清除;一次开挖深度可土体自稳性、生产进度和模板高度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自稳性好的岩土体一次开挖深度为1.0~1.2m,软弱粘性土、松散的、易垮塌的碎石层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为0.5~0.6m;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编录,仔细核对滑动面情况,进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实际位置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将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设计与建设单位,以便设计调整。83.2石质地层开挖:石质地层设计勘测为弱风化砂岩,开挖时采用浅孔松动爆破,严格控制炸药药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

5、支护,孔深大于5m时,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在爆破前必须确定药量及布眼的位置:一是要满足设计要求,爆破后不能破坏周围岩体;二是要施工方便,爆破后的岩石较破碎,以便人工清渣。为保证爆破质量,每次在装药之前都要按设计要求检查孔深及孔距,不符合要求的孔必须重钻,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装药。孔内按照外20内7平均布27个炮眼,外围炮眼距桩壁不得小于20cm,炮眼间距为50cm,炮眼深度控制在0.8~1.0m,严格控制用药量,以松动岩层为主,装药深度不得超过炮眼深度的1/3。3.3防飞石措施严格按照爆破设计钻孔

6、装填,严禁为了减少出碴而加大装药量,孔口处设置炮被(采用废轮胎条编制)覆盖。3.4气体排放当孔深超过10m或孔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时,采用高压风管或电动鼓风机放入孔内吹风,以保证孔内的空气流通。当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15min,通风后用蜡烛或小动物吊入孔底数分钟,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无异常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施工。4.混凝土浇注前桩底采用1:3砂浆铺底,厚度为100㎜84.1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工地。当孔桩内干燥无水或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小(每分钟小于6

7、mm)时,按照无水地下混凝土灌注。为避免混凝土离析,在孔口搭设井架,安装漏斗,漏斗下方用串筒伸入距孔底不超过1m处。串筒高度超过10m时,应在串筒内设置缓冲挡板。且出料口下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m。4.2桩灌注混凝土按30cm一层分层浇筑,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因初凝时间在实验室外比较难测试,现场采用重塑时间来控制。。4.3混凝土连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设专人经常测量混凝土面高度,做好记录,及时提升串筒。测量混凝土高度可用测绳吊重坨进行,随时了解灌注混凝土面高程,拆除多余串筒。4

8、.4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每分钟大于6mm)时,桩身混凝土应按照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灌注。灌注采用Ф25cm导管,每节长1~4m不等,导管使用前在现场拼装,进行0.5Mpa的水密试验并做好记录,现场安装导管时,采用吊车下管,每下一段管,利用密封圈密封,上紧丝扣,通段依次连接达到要求长度,接头要妥善连接。确保导管不脱节、不漏水是砼灌注成功的关键,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吊车配合灌注。5.安全保证措施85.1挖孔时应注意施工安全,挖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