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

ID:62094222

大小:1.86 MB

页数:83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习作4--写一篇日记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习作4--写一篇日记日记,可以记下一天中自己所做的事,或者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也可以记下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收获,体会。1、什么是日记?日记是自己每天生活的真实记录。就是把一天中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感选择有意义的记录下来。要想写好日记,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阅读日记的重点,要抓住观察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经历了生活中的什么事情,明白了什么道理,抒发了什么情感。日记基本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行居中写时间,天气。第二行空两格写日记内容,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结尾写明自己经历这件

2、事情的感想。2、日记的格式下课啦寒证定义:指感受寒邪,或阴寒内盛,或阳气虚损所表现出的一类证候。第一节表寒证定义:风邪之邪侵袭肌表所表现的症候。常由风寒袭表,腠理闭塞,或风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所致。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一)表实寒证:寒证的临床表现+恶寒甚、无汗、身痛、鼻塞流清涕、气喘、脉浮紧。(二)表虚寒证:寒证的临床表现+恶风、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二、治疗法则解表散寒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平喘,利水应用:1.风寒表实证2.咳嗽3.水肿用量用法:1.5

3、-10克;生用发汗力强麻黄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阳通阳。应用:风寒表虚证;调和营卫;温经通阳用量用法:3---10克紫苏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功效:发表散寒,解鱼蟹毒。应用:外感风寒表证;气滞胸闷;用量用法:3---10克生姜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应用:风寒表证;胃脘冷痛;止呕用量用法:3---10克香薷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和中话湿,利水消肿。应用:外感风寒加暑湿证;脾虚水肿用量用法:3

4、---10克荆芥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止血。应用:风寒表证;风疹瘙痒;止血用量用法:3---10克;止血—炒炭用防风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应用: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疹瘙痒;风痹;破伤风用量用法:3---10克羌活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应用:风寒表证;痹证;用量用法:3-10克细辛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应用:风寒表证;痹证;止痛用量用法:1

5、---3克反藜芦白芷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效:解表,止痛,祛风盛湿,消肿排脓。应用:风寒表证;头痛;鼻渊;带下;皮肤瘙痒疮疡肿毒用量用法:3---10克四、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寒束表证临床表现:恶寒甚、或有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或鼻塞留清涕、气喘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方法:发表散寒。代表方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二)风袭表疏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自汗出,或鼻鸣干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治疗方法:疏散风邪,和营解表。代表方剂: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第二节里寒证定义:寒邪直中脏

6、腑经络,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所表现的症候。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一、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清苔白面润滑,咏迟或紧。二、治疗法则温里散寒。三、常用中药 附子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求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应用:亡阳证;脏腑阳气衰弱;心阳虚;肾阳虚;脾阳虚;痹证用量用法:3---15克干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应用:脘腹冷痛;胃寒呕

7、吐;亡阳证;寒饮内停用量用法:3---10克止血—炮姜肉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应用: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肾阳虚:脘腹冷痛、食少便溏、下元虚冷;痛经闭经;寒湿痹痛;用量用法:2---5克吴茱萸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应用:脘腹冷痛久泻与五更泻头痛呕吐吞酸外用止痛用量用法:1.5---5克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应用:脘腹冷痛;痛经闭经用量用法:3---

8、8克高良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经。功效:温中止痛。应用:脘腹冷痛;呕吐泻泄用量用法:3---10克四、常见证型治要(一)寒滞经脉证临床表现:恶寒,肢体冷痛,拘急或麻木,肤色紫暗或苍白,苔白,脉弦紧。治疗方法:温经散寒,通阳止痛。代表方剂: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白蜜(二)寒滞胃脘证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痛势急剧,喜温,呕吐清水,恶寒肢冷,苔白,脉弦紧。治疗方法:温胃散寒。代表方剂:良附丸高良姜附子(三)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