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ID:620970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6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_第1页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_第2页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_第3页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笔者根据石氏伤科学术继承人石印玉教授和浙江名中医陈省三主任医师多年治疗颈椎病的经验,结合颈椎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作用原理,创立了治疗颈椎病的“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此整复手法首先着眼于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柔和而又具有渗透力的手法松解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调整颈椎不良的位置关系,使之恢复正常,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适应面广、痛苦小、安全可靠等优点。诊断标准西医标准诊断原则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②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在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③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④需有较明确

2、的颈椎病发病史。各亚型诊断标准4①颈型:主诉颈项、头、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平片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失稳。②神经根型: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伴有颈椎活动受限、肌力减弱或肌萎缩;头部叩击试验、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至少有1项阳性;影像学显示相应颈椎关节退行性变。③脊髓型:临床表现下肢发紧、行走不稳,甚或肢体瘫痪、二便失禁等颈脊髓损害的症状;伴有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影像学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④椎动脉型与交感神经型:表现头痛、眩晕、耳鸣、眼花等交感神经症状,且与颈椎活动有关,曾

3、有体位性猝倒;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失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中医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为以下5型。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重颈僵,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气滞血瘀型颈、肩、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麻木;舌质暗,脉弦。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肢体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气血亏虚型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适应证4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

4、,早中期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轻度)颈椎病。禁忌证●中度和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局部皮肤破损、局部皮肤疾患者。操作方法器械准备普通治疗床。操作步骤①患者取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按揉法在颈项、肩及上背部常规操作,10分钟;②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3、4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与水平方向呈15°-20°角拔伸,着力点位于棘突之间,持续时间>1分钟,反复5遍;③以示、中、环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两手协同,交替进行,包括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颈段,每条线各6遍,共12遍;④以中指指腹着力,以中等强度力量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

5、,反复5遍;⑤以中等强度力量勾揉风池、风府穴、阿是穴,按揉肩井穴各2分钟;⑥在拔伸状态下左右旋转颈椎至极限位(45°左右),不做扳法,反复5遍;⑦自颈根部将颈椎微微托起,然后边拔伸,两手边向头部滑移至发际,反复5遍。治疗时间及疗程以上治疗每次总时间约20分钟,隔天1次,6次为1个疗程。4关键技术环节施力方向与力的作用点把握。注意事项必要时在皮肤表面涂以少量介质,以免损伤皮肤。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目前尚无意外发生。不良反应如病情加重或皮肤损伤时应停止治疗,采取相应针对性处理措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