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

ID:6210958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6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_第1页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_第2页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_第3页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_第4页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对策探究  [摘要]城市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针对济南城市发展的现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中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2006—2012年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持续上升,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为显著,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制约着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大幅度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从资源利用

2、、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提高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关键词]城市综合承载力;综合指数法;城市可持续发展;济南[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2-0102-0411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拥挤、公共产品及服务短缺等社会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济南市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的高度集聚虽然在济南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

3、进程的加快,济南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出现了明显的人口拥挤状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慢,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升级,同时出现了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1]。为此,本文依据济南市的城市功能定位,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济南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其人口承载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提出增强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途径和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调整和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一、济南城市发展现状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与文化中心

4、,同时也是全省铁路、公路、航空的交通枢纽及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20年来年均经济增长15%左右,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4812.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9574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呈现出工业化、合理化的发展势头。济南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2012年城市化率达到65.71%。济南市人口总数不断增加,2006年全市户籍人口首次突破600万,2012年达到609.21万人,常住人口为695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112417人/平方公里。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速度也在不断增大,近

5、年来济南市化石能耗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多,2012年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别为0.154毫克/立方米、0.082毫克/立方米。济南市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种类较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煤矿是济南的优势资源,现已形成以国营、集体开发为主的生产体系,章丘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一些矿产资源潜力大,开发利用配套程度高,如石灰岩、硬质耐火粘土、钾长石、铁矿等已具备中型以上规模,是济南市的优势矿产,但这些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均偏低。济南市当地水资源总量不足,济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4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

6、为11.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亩均水资源量都偏低,目前济南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22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建成区面积方面,2012年济南市为363.3平方公里,在全省位于第二,仅低于青岛市,人均建成区面积为600平方米/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明显低于国内一线城市的人均水平。11近年来,政府对济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但是人均拥有或占有水平仍较低。2012年济南市人均道路面积为24.79平方米/人,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济南市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

7、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合计268.2亿元,同比增长23.2%,但是人均占有水平仍落后于省内一些先进城市。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济南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突出表现为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给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带来了严峻挑战。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1.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进行了诸多研究,如OhK,Jeong把城市承载力定义为,一种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物质发展水平

8、,能够使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不引起其退化和不可逆转的破坏[2]。叶裕民认为,城市承载力是资源、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社会经济活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