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28479

大小:934.00 KB

页数:100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要求几何要素可按不同的方式来分类:1、按存在的状态可分为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1)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图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2)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三、形位公差的代号及标注方法形位公差代号包括: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他有关符号,基准符号。形位公差的框格有两格、三格、四格和五格等形式。左起第一格填写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填写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第二格和以后各格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和有关符号。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线或表面)时,指引线

2、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如图4-2中圆柱度和垂直度的标注。(2)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紊的尺寸线对齐,如图4-2中同轴度的标注。一、直线度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直线度可分为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任意方向上三种情况。(1)在给定平面内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2)在给定方向上①给定一个方向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②给定两个方向 其公差带是正截面为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3)任意方向上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

3、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最小包容区域法:2、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有下列三种:①最小区域法作符合“最小条件”的包容被测实际面的两平行平面,这两包容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平面度误差。最小区域的判别准则: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实际面时,与实际面至少应有三点或四点接触,接触点属下列三种形式之一者,即为最小区域。A.三角形准则:两包容面之一通过实际面最高点(或最低点),另一包容面通过实际面上的三个等值最低点(或最高点),而最高点(或最低点)的投影落在三个最低点(或最高点)组成的三角形内(极限情况,可位于三角形某一边线上),如图3——44a所示。

4、b.交叉准则:上包容面通过实际面上两等值最高点,下包容面通过实际面上两等值最低点,两最高点连线应与两最低点连线相交(图3——44b)。C.直线准则:包容面之一通过实际面上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另一包容面通过实际面上的两等值最低点(或两等值最高点),而最高点(或最低点)的投影位于两最低点(或两最高点)的连线上(图3——44c)。②对角线法基准平面通过被测实际面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实际面上距该基准平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代数差为平面度误差。③三点法基准平面通过被测实际面上相距最远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通常为三个角点),实际面上距此基准平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代数差即为平

5、面度误差。由于三点法有误差值不唯一的缺点,故一般采用对角线法,若有争议,或误差值处于公差值边缘时,则用最小区域法作仲裁。根据被测实际面测得的原始数据,可按基面转换原理进行基面旋转,求得被测面的平面度误差值。3、圆度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意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根据被测实际轮廓的记录图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有下列四种。①最小区域法包容被测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即构成最小区域,此两同心圆的半径差即为圆度误差值。最小区域的判别准则:由两同心圆包容被测实际轮廓时,至少有4个实测点内外相间地位于两个包容圆的圆周上,如图3-47a所示。②最小外接圆

6、法作包容实际轮廓、且直径为最小的外接圆,再以该圆的圆心为圆心作实际轮廓的内切圆,两圆的半径差为圆度误差值(图3-47b)。③最大内切圆法作实际轮廓最大内切圆,再以该圆圆心为圆心作包容实际轮廓的外接圆,两圆的半径差为圆度误差(图3-47c)。④最小二乘圆法从最小二乘圆圆心作包容实际轮廓的内、外包容圆,两圆的半径差为圆度误差值(图3刊8)。最小二乘圆定义为:从实际轮廓上各点到该圆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此圆即为最小二乘圆。4、圆柱度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5、线轮廓度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

7、上,而该轮廓的理想形状由图中标注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所谓“理论正确尺寸”是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6、面轮廓度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3.3位置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要素中,有的要素对其它要素(基准)有方位要求,如机床主轴后轴颈对前轴颈有同轴要求。必须规定位置公差。根据关联要素对基准功能要求的不同,位置公差又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