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

ID:62145896

大小:1.22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气管插管技术(1)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管插管技术(1)气管插管的适应征手术麻醉COPD,ARDS,急性肺水肿等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时呼吸心跳骤停血氧<80%持续1小时或格拉斯哥评分<8插管前检查与估计插管前应常规实施有关检查(鼻腔,牙齿,张口度,颈部活动度,咽喉部情况),并对下列问题作出决定:1选用何种插管途径(径口或经鼻)和麻醉方法(全麻或清醒);2是否存在插管困难问题,需采取何种插管方法解决。检查气囊置入管芯(插管困难时)病人头抬高10cm头后仰经口腔明视气管内插管方法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1.将病人头后仰,双手将下颌向前、向上

2、托起以使口张开,或以右手拇指对着下齿列、示指对着上齿列,借旋转力量使口腔张开。2.左手持喉镜柄将喉镜片由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体推向侧后缓慢推进,可见到悬雍垂。将镜片垂直提起前进,直到会厌显露。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将喉镜置入经口明视插管显露声门插入气管导管3.采用弯镜片插管则将镜片置于会厌与舌根交界处(会厌谷),用力向前上方提起,使舌骨会厌韧带紧张,会厌翘起紧贴喉镜片,即显露声门(左图)。如用直镜片插管,应直接挑起会厌,声门即可显露(右图)以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导管的中、上段,由右口角进入口腔,直到导管接近喉头时再将管端移

3、至喉镜片处,同时双目经过镜片与管壁间的狭窄间隙监视导管前进方向,准确轻巧地将导管尖端插入声门。借助管芯插管时,当导管尖端入声门后,应拔出管芯后再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成人为4~5cm,导管尖端至门齿的距离约18~22cm。固定导管插管完成后,要确认导管已进入气管内再固定。确认方法有:①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②人工呼吸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并可听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③如用透明导管时,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④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⑤如能监测呼气末ETCO2则更

4、易判断,ETCO2图形有显示则可确认无误。气管插管技术的禁忌症1绝对禁忌: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插管损伤可引起严重出血,除非急救,禁忌气管内插管。气管插管技术的禁忌症2相对禁忌: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症,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并存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者。插管损伤易诱发喉头声门或气管粘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因此宜列为相对禁忌证。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可能导致主动脉瘤破裂,宜列为相对禁忌证。麻醉者对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均宜列为相对禁忌证。气管内插管

5、的并发症1.插管操作技术不规范,可致牙齿损伤或脱落,口腔、咽喉部和鼻腔的粘膜损伤引起出血。用力不当或过猛,还可引起下颌关节脱位。2.浅麻醉下行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剧烈呛咳、喉头及支气管痉挛;心率增快及血压剧烈波动而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射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预防方法有:适当加深麻醉,插管前行喉头和气管内表面麻醉,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或短效降压药等。3.气管导管内径过小,可使呼吸阻力增加;导管内径过大,或质地过硬都容易损伤呼吸道粘膜,甚至引起急性喉头水肿,或慢性肉芽肿。导管过软容易变形,或因压迫、扭折而引起呼吸道梗阻。4.导

6、管插入太深可误入一侧支气管内,引起通气不足、缺氧或术后肺不张。导管插入太浅时,可因病人体位变动而意外脱出,导致严重意外发生。因此,插管后及改变体位时应仔细检查导管插入深度,并常规听诊两肺的呼吸音。谢谢!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伤寒金匮教研室张建荣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本篇论述惊悸、吐血、衄血、下血、瘀血等病,胸满仅是瘀血所致症状。上述病证均与心和血脉有密切联系,故合篇讨论。第一节惊悸惊悸指惊与悸,是两种不同的病证。【原文】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⑴动即为惊—动脉即脉象形似豆粒转动,脉短促滑数,搏动

7、部位小,节律不均匀;惊,即惊恐,惊既指原因又指症状,是突然遭受外界意想不到的强烈刺激致心主神明和主血脉的功能紊乱,出现一时性精神不定,卧起不安,脉动摇不宁的症状。正如《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弱则为悸—弱,脉细弱无力;悸,即心悸,是自觉心中悸动不安,为气血素虚,心神失养,血脉失充,属慢性持久之疾。寸口脉动而弱—寸口脉动与弱并见,即惊与悸并见,是由心之气血已虚,而又被惊恐所触发,其症既有较持久的心动悸不安象,又有坐卧不宁,神不附体的惊恐象。另外,大卒惊恐若多次受之,致气血逆乱,日久亦可致虚,形

8、成心悸。所谓“大惊失血”,“惊则气下”,即因惊致虚。《灵枢·口问》有:“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的记载。从临床看:有人受惊后面色苍白,气血一时不能恢复,甚至日久不能复原,最终导致悸证产生。本篇对惊悸治疗仅讨论了火劫致惊与水饮致悸两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