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质量测试方法.docx

阳极氧化质量测试方法.docx

ID:62157467

大小:18.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9

阳极氧化质量测试方法.docx_第1页
阳极氧化质量测试方法.docx_第2页
阳极氧化质量测试方法.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阳极氧化质量测试方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1.      光泽1.1目视法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0.5m;(GB/T14952.3-1994)1.2光泽仪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4-2000)2.      色泽2.1目视法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D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1.0,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GB/T14952.3-1994)2.2   色差仪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

2、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的可见光波;(ISO7724.1~3-1984、ISO/TR8125-1984和GB/T11186.1~3-1989)3.      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3.1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GB/T6462-1986和ISO1463-1983)3.2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ISO2128-1976、GB/T8014.3-200X)3.3质量损失法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GB/T8014.2

3、-200X、ISO2016-1982)3.4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GB/T4957-1994和ISO2360-1982)4.      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4.1指印试验用橡胶“手指”模拟人的手指进行试验,“手指”放在试样的待测表面上5min,然后移去并用丙酮擦干净检查

4、,有指印为不合格;(BS1615-1945)4.2染色斑点试验适用于检验在大气曝晒与腐蚀的环境下使用的氧化膜,特别适用于对耐污染性有要求得氧化膜:将产品在25mL/L的硫酸和10g/L的氟化钾溶液中浸泡1min,擦干,再在23℃、PH=5±0.5的染色溶液中浸泡1min。0-2级合格,5级最差。具体操作详见(ISO2143-1981)4.3酸化亚硫酸钠试验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90~92℃酸化亚硫酸钠溶液(10g/L,PH=2.5)中浸泡20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

5、981、GB/T14592.2-1994)4.4乙酸-乙酸钠试验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沸腾的乙酸-乙酸钠溶液中(乙酸的浓度为0.5g/L,乙酸浓度为100mL/L,)浸泡15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4.5磷-铬试验适用于暴露在大气中以装饰和保护为目的、偏重抗污染的氧化膜,方法是擦干产品,称重,在38±1℃,20g/L的三氧化铬和35mL/L的磷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5min,干燥,称重,失重为30mg/dm3为合格,(ISO3

6、210-1983,GB/T8753.1~.2-200X,EN12373.7-1999);4.6导纳试验将产品擦干,导纳仪的一个电极接到产品上,再用橡皮圈做成的电解池粘到产品的测试部位,在电解池中注入35g/L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另一个电极插入电解池,读取数据,国际上以低于400μS/t(t为膜厚)(ISO2931-1981,GB/T8753.3-220X) 5.      耐腐蚀性5.1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试验(CASS)在专用的盐雾箱进行,在50±2℃,PH=3.0-3.1条件下,用压缩空气将氯化钠50±5g/L、乙酸、氯化铜0.26±0.02g/L溶液雾化

7、,然后沉降在产品的表面;(GB/T5237.2~.5-2000、GB/T10125-1997、ISO9227-1990)5.2含SO2潮湿大气腐蚀试验先将产品在外观面用刀划深至基体的交叉线,再放入含有2LSO2、2LCO2的300±10L的气密箱中,温度控制在40±3℃。(GB/T9789-1988、ISO3231-1997)5.3马丘腐蚀试验主要检测铝合金型材涂层产品的耐丝状腐蚀性能,为加速腐蚀,马丘试验的溶液成分为氯化钠50g/L、冰醋酸10g/L、30%的过氧化氢5mL/L、PH为3.0~3.3,温度为37±1℃,试验时间48h,试验前先画深至基体的

8、交叉线,实验后要求0.5mm以外不能有腐蚀现象。(Qualico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