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ID:621707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_第1页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_第2页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_第3页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_第4页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摘要:朗读传情的作用很重要,它是学生与课文情感共鸣的常见手段。有感情朗读是将课文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声音表现出来,朗读有传情的功能。情感是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师生情感的纽带,会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要把爱生之情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的体验。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情感体验阅读教材是教学的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不仅在达意,更是在传情。“情动而辞发”就有这层意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学生是阅读教学的对象,不是装阅读知识的容器

2、,而是有丰富感情的少年儿童。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不可低估。足见,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情感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交织,为激发阅读情感指明了方向[1]。一、让学生与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共鸣5关键是要把自己摆进去,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入境方能动情。教师的责任在于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人课文情境之中。采取直观性手段,将课文内容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受到感染,易于进入情境。对于阅读

3、教学,我们倡导多读少讲、关注读的层次和深度、关注读的意义和进步。策略中提到的“引导”和“指导”,强调了教师在这个环节里要做的事情,而且是必做的事情,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且是首席,应当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有层次地读,从读通到读懂,从读懂到生情,把每一次阅读的尝试都当做一次阅读能力提高的契机和语言语感发展的经历。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怎样做好“引导”和“指导”呢?教师应做到三个“有”:首先,教师必须胸中有书;其次,必须做到目中有人;最后,必须做到心中有法。二、教师要以爱生之情贯穿课堂课堂上师生之情至关重要。

4、教师与学生不应是单纯的我教你学、我令你行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知、授能,而且在传情。情感是教与学的催化剂、润滑剂,有了师生情感的纽带,会提高教学效益[2]。5教师要把爱生之情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体现在情感上。教师亲切的口吻、帮助的语气、融洽的气氛会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师爱生、生爱师,学生热爱某个教师,往往就会爱上这位教师教的课,产生激情。如果学生一旦对教师失去了感情,则对课文作者的感情也容易失去研究兴趣。师生的情感交往是激发学

5、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品读领悟环节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重点词、句、段的领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明确课文的哪些词、句、段是课文的重点,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胸中有书。教师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对课文的主体特点、语言特色应了然于胸,并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发挥引导作用。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即物本到人本。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一读就懂的问题不要喋喋不休、纠缠不断,应及时根据课堂上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思路;应真正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

6、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应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三、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真情新的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较容易走进课文。但仅如此还远不够,学生只能浮于表面,肤浅地理解课文。1.演一演,再现生活。5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概括、提炼、创新。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它存在的影子;在充分提供情节的背景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否则,语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创设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等,让学

7、生演一演语言文字,将其直接变成逼真的生活展现在面前,进行角色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如,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了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将军,将两个人的对话、动作、神情等展现在每一位同学面前,从沃克医生这个侧面人物身上看到刘伯承将军的伟大,更从刘伯承将军自身的言语行动上感受到这位非同常人的军神形象。学生淋漓尽致地表演,使原本简单、模糊的理解明朗化,学生的表演欲得到了满足,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2.看一看,品味生活。对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学生大都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因为他们曾经听谁说过,或

8、在哪儿看到过,但真正要让他们谈一谈,似乎又变得高不可攀,不知所以然。为了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绪,不妨让他们深入当时的生活,加深理解。总之,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更重要的是诱发学生心灵的感受、体验,把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参考文献:[1]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03: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