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简约而精彩.doc

复习课,简约而精彩.doc

ID:62191725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复习课,简约而精彩.doc_第1页
复习课,简约而精彩.doc_第2页
复习课,简约而精彩.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复习课,简约而精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课,简约而精彩(执教:著名名师华应龙) 这是一堂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的公开课,有的只是一份看似平常的综合试卷,而整节课的展开围绕着的也正是这份暗藏玄机的综合测试题。综合测试:1.  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2.  脱式计算:1.25×32×0.25。3.  解方程:6.8+3.2x=26。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

2、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那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面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仔细阅读完这份综合卷,也许你已经忍俊不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笑意共同享受此番简约而精彩的复习之旅吧! “你在耍我们!” [精彩回放]上课伊始,教师宣布进行一次5分钟比赛:“为了公平,请每位同学拿到试卷后

3、反扣在桌上。”卷子当然也是反扣着发下的,学生个个正襟危坐,很讲信用。“开始!”随着一声口令,全体伏案疾书,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一脸沮丧,面面相觑。“一个都没完成?”沉默片刻,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老师,你在耍我们!”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教师一脸迷惑:“我怎么耍你们了?”“你看,第6题……”随着他的提醒,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试卷的第6题: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真的被耍了!”“原来这么简单!”……学生们恍然大悟,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面对此番景象,教师忍不

4、住追问:“真是我耍了你们?”这一问引发了学生们客观公正的自我反省: “不是,因为第1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我连名字都没写!”  “我把名字习惯性地写在右上角了!” “如果我们按要求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的话,我们当然能看清第6题的要求。”“这份特殊的试卷在5分钟之内是完全可以解答完的!”  [且听且思]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动笔。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结果依然是学生的我行我素。于是我们便常常心生抱怨:怎么老师的话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耳边风?记得郑毓信教授曾说过:“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

5、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过程。”此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这份测试卷特殊的价值所在——它在不经意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认真审题是多么重要!这种体验远比老师在学生做题前的反复叮咛要有效而深刻,它绝非只是学生停留在表面、承诺在口头的应答。 “我们又上当了!” [精彩回放]“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开始交流了,一个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学生们纷纷点头。教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个眉

6、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教师表现出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教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

7、费劲。”“是啊,题目的确很长!”教师有感而发:“近几年来高考的数学题也特别地长,它一方面是在考察大家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在检测大家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跑。”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教师顺水推舟。“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教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个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见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