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

ID:62245382

大小:3.1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4-22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_第1页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_第2页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_第3页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_第4页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之杂技.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03刘奕楠中国传统文化杂技大家一定都看过杂技吧?杂技场里笑声多,顶缸、转盘、耍马戏……演员个个本领大。还有那聪明可爱的小丑,伴随我们度过快乐的夜晚。“杂”指“多样”,“技”指“技艺”。杂技就是“各种技艺”的意思,包括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杂技从古代的百戏演变而来,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而驯兽,也就是马戏,和魔术一起从杂技中分出,单独分类。什么是杂技?杂技的起源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他们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

2、的杂技艺术。由于杂技艺术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杂”成为它的整体特征,故而“杂技”之名就在历史长河中被确定下来。中国杂技史中国杂技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萌芽。秦统一中国后,吸收各国角抵的优点,形成了一种娱乐性的杂技节目——角抵戏。汉代,角抵戏的内容更充实,品种更丰富,技艺更高超。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一些节目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技艺。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中国杂技史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文学记载了。汉朝张衡在《西宗赋》里生动地描写了跳剑丸、走绳

3、索、爬高竿的表演情景。杂技到了唐代又有发展,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有反映。到了宋代,杂技艺术已有了40多个节目,那时,有人能表演挑一担水在绳索上行走的绝技。可见,当时的杂技艺术水平之高。中国杂技史新中国成立之后,杂技艺术焕然一新,创造了许多新节目,增添了灯光、布景、乐队。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成为举世公认的第一杂技大国。中国杂技史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好几个,最著名的要数河北省的沧州吴桥了。吴桥县一向有“杂技之乡”的称誉,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

4、广泛和普及的。中国杂技史让我们来欣赏下面图片上的杂技表演吧!转碟也叫“耍花盘”蹬技有蹬缸、蹬板、蹬桶、蹬桌子、蹬人等节目。顶技用头、额或鼻顶棍棒,或用口衔棍棒,在棍棒顶端放置灯、瓶、缸、桌、碗,蛋等耍花坛演员将各种大小不同的瓷花坛,大缸或酒坛轮番用头顶、手扔、脚踢、臂滚,使之翻滚旋转。柔术钢丝表演绸吊车技一分钟杂技欣赏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