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

ID:624314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_第1页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_第2页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_第3页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_第4页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定西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摘要根据定西市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实际和新课改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经过加工整理、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定西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整体相对滞后,发展极不平衡,城区学校无论是师资、场地器材还是学校的重视等方面都优于乡村中小学。关键词定西市学校体育调查一、问题的提出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全市所辖的七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受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影响,定西市在师资,还是场地器材,与经济发达地区都有着很大的差

2、距。如何摆脱困境,尽快改变学校体育落后的现状,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不断改善当地学生的健康状况,是这次调研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课题组对定西市的中小学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走访。通过调查数据的整理、加工和分析,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与建议。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当地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定西市38所中小学。5(二)研究方法:1.调查法:定西市38所中小学发放问卷38份,回收38份,其中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100%。2.访谈法:走访了被调查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了解他们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和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3.

3、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体育专著及期刊文章等。4.统计与分析法:根据研究需要,对问卷进行了常规统计与分析。三、结果与分析(一)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定西市乡村中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十分短缺。除完全中学和部分独立初中的专职体育教师配备较为富裕外,大部分初级中学和小学严重不足,部分小学甚至连“一校一师”都达不到,总体来看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但职称普遍偏低。专职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表1)。表1定西市专职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被调查教师总人数84人)年龄结构(人)占总数(%)学历(人)占总数(%)职称(人)占总

4、数(%)45岁以上1315.530~45岁3642.930岁以下3541.6本科1315.5专科6172.65中专1011.9高级323.0中级1011.9其他7488.1(二)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从调查可知,所有被调查学校都开设了体育课。但是,受师资的限制,大部分初中和小学,特别是小学没有按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开足体育课时(1—3年级每周4节,4—9年级每周3节)。(三)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被调查的中小学都安排了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但由于操场面积普遍较小,到了冬季,大部分学校都停上早操,课间操虽然能够坚持,但效果一般。(四)场地、器材与设施现状与分析:

5、从调查可知,全市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较少,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不足3平方米。体育器材的数量就更少,几十人才能达到一件。部分小学的全部体育器材就是几根跳绳和几个破旧的篮球。场地小、器材少,严重影响着本市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四、结论与建议(一)体育观念滞后、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严重影响着贫困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议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体育课时。5(二)师资短缺是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改善体育教师待遇,稳定队伍,另一方要增加体育教师招聘的人数来缓解体育师资

6、紧缺的局面。(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匮乏是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建议各学校要通过争取上级部门拨款、学校自筹和争取社会捐助等,多方筹集资金,逐步改善,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力是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体育落后的主要表现。建议各学校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吸收民间和民族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争取选择学生参加人数较多,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作为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得到落实,不断改善学生

7、的体质健康状况,为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发挥积极作用。★基金项目:课题编号:DX[2011]GHBZ39。参考文献:[1]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国家体育委员会令第11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0.3.[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3]李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教育部教体艺[2002]11号文件.小学体育器材设施目录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目录.中国学校体育.2003(1):6~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