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

ID:624445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_第1页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_第2页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_第3页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_第4页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影响小麦高产几项基本因素  摘要:土、肥、水是小麦生产上首要解决的基本生产条件,本文主要就这三点论述了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关键词:小麦高产条件影响因素1小麦高产的土壤条件高产稳产小麦对土壤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高产小麦的肥力特征是:第一,地势坦,微有倾斜(比降1/5000左右),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完善,早能浇,涝能排,轮灌周期短。第二,土层深厚,土体构型良好。小麦根系发达,人土深度可达1~2m,在耕层较深、土体较厚的情况下,根系下扎较深,主要分布在0-50cm的土层内;在耕作层浅,土体薄的情况下,根系多集中在0-15cm

2、的土层内,根系分布范围小,限制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突出表现不抗旱,最终影响产量的提高,因而小麦高产要求是土体深度大于1.5m,并无障碍层次,耕作层大于20cm,质地适中,上暄下实,保肥供肥性能强。第三,要求丰富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小麦一生吸收的养分有60%以上是依靠土壤供应,30-40%直接来自当季施肥,据测定,在高肥力条件下小麦植株吸收的土壤氮素占75.5-77.7%,肥料氮素占22.3-24.5%,因此肥沃的土壤是高产的物质基础。第四,物理性状适宜,土壤结构好。高产田比较理想的土壤容量51.15-1.30~cm2,总孔隙度50-55%之

3、间.通气孔隙10%以上,团聚体占40%左右。土壤通透性好,适耕期长,适种性广,本身有较强的抗逆能力,有利于水分、空气、养分的贮存及微生物活动。2小麦高产的肥料条件实现小麦稳产高产,在足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必须进行配方施肥、合理施肥。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在它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锰、硼、锌、铜、钼等)。因氮、磷、钾三元素需用量较大,主要靠施肥来补充,所以称为肥料三要素。冬小麦一生对氮、磷、钾三元素需用量受品种、生产条件及栽培技术水平的影响很大,综合各地资料,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植株约

4、需从土壤中吸收氮3kg,五氧化二磷1—1.5kg,氧化钾2-4kg,其吸收比为3:1:3。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品种间,吸收比差异较大。据资料介绍,在高产情况下,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分蘖到越冬,约占总需氮量的515-20%,另一个是从拔节至孕穗,吸氮量占总氮量的37%以上,是各阶段吸收氮量最多的时期;对磷钾的吸收,前期相对较少,但磷对促进小麦分生组织的生长分化,对生根增蘖有显著效果,基施磷肥不可忽视。对于晚播麦田,尤其是“独秆”栽培麦田,基施速效磷肥是预防和挽救“小老苗”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小麦拔节以后对磷钾的吸收急剧增加,至

5、孕穗期,积累量分别达59.22%和59.72%,孕穗至成熟期吸收最多,分别占总需要量的40.78%和40.28%,说明高产麦田中后期为了壮杆和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运转,比一般中产田需要的磷钾元素多。据高产田钾肥试验,每亩增施15kg硫酸钾,亩增小麦77.6kg增产率22.5%。因此根据小麦生育特点及需肥规律,种好小麦必须强调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据试验,春季第一次肥水使用过早,往往造成高产麦田中后期过大,田间郁闭,使小花结实率降低,穗层不齐,至使茎部第Ⅰ、Ⅱ节间拉长,徒长倒伏,因此一般高产田控制返青肥。苗量略少

6、酌田块,起身拔节可两次用肥;苗量适中的精播田可重施起身和拔节肥;旺长麦田肥水管理尽量推迟到拔节后期。小麦生长中期,要求壮秆、增大穗,这阶段肥水需要量大,约占总需肥量的一半左右,因此拔节期和挑旗期肥水尤为重要,拔节期肥水管理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产田提倡重施拔节肥,据大田实践,拔节肥占施肥总量的40%左右,一般追施尿素10-15kg、二铵5-10kg,氮磷配合,充分提高肥料利用率。5小麦生长后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此期对磷钾元素的吸收量较大,补施磷钾肥尤为重要,因根系后期老化多采用叶片喷施的方法予以调节和补充。据试验,亩喷0.3%磷酸二

7、氢钾溶液75-100kg,或药肥混喷,均可增产8-10%,缺氮麦田每亩可增加l-2kg尿素。根外追肥,抗干热风,增强灌浆速度,增加千粒重,增产作用明显,又经济合理,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配套施月啪施。3小麦高产的水分条件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据资料介绍,小麦一生的总耗水量为400-600mm相当于每亩260-400m3,不同生育期所需水分量不同,小麦播种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小麦生育前期耗水较少,一般要求田问持水量的70%左右,尤其是小麦越冬期是需水的低峰期,水分过高,不利于壮根,一般调控在60%左右。因此越冬水应根据墒情而定,

8、不能一刀切。小麦拔节至抽穗期,营养生长很快,结实器官也大量形成,对土壤水分反应敏感,一般要求70-90%,水分不足会影响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小麦挑旗至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