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

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

ID:6246178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_第1页
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_第2页
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_第3页
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握技术要点 建立检验标准 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把握技术要点建立检验标准提高防氟水井工程质量  近年来,我省平原氟区在防氟水井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标准,基层施工单位无章可循,各行其是,导致一些防氟井成井质量差,主要表现为含氟量、含沙量不能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影响了防氟改水的效果。不仅在经济上要造成损失浪费,还将阻碍防病改水工作的进程。本文根据几年来防氟打井的经验,结合我省西部松嫩平原氟区的地质、水文条件,对防氟井施工成井中的若干技术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提出一些看法,与从事防氟打井设计施工人员共同研究探讨。1.防氟井施工成井中的若干技术要点1.

2、1依据当地的地质、水文条件,认真做好单井设计设计应包括孔深、孔径、孔斜、井体结构、成井工艺等各项技术,并应提出封井止水、砾料围填等关键工序的具体施工方案。为了坚持按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开钻前要组织机组人员集中学习技术要求,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人人把好质量关。1.2钻进技术方面的注意要点4在施工中要按不同地层及岩性状况,采取相应的钻进方法,保证孔壁圆整,不留螺旋、梯坎。对封闭层应采用浓泥浆慢速正循环钻进,增加泥浆渗入孔壁的深度。在防氟取水层钻进时,应在保证不坍壁的条件下,采用清水快速造孔,以提高出水量;在有较厚隔水层地

3、段钻井,可用上下同径钻孔,在隔水层较薄且不连续、不稳定的地段,最好采用打变径孔的办法提高封闭效果,即按设计井孔直径钻孔结束后,在隔水层以上,尽量扩大孔径,增加止水厚度;在钻进中要有专人认真、及时、准确地做好地层记录。在地层复杂的地段钻孔完成后,最好用电测井验证地层记录。同时在钻进中要按规定取样,即非含水层每3米取样一次,含水层每2米取样一次,变层加取一次。取样深度偏差不应超过5厘米。1.3钻孔完成后需要注意的技术环节下管、填砾、封井止水工艺进行前,应根据地层记录和成井结构设计、绘制井管安装及填砾、封井止水位置施工详图,

4、以便下管、填砾、封井止水时检查对照,在这几道关键工序施工中尽可能做到合理、细致、准确无误;砾料围填前,应将设计填入砾石的规格、数量和深度计算妥当,并进行筛选和清洗,然后分次填入,要随时校核、测量管外砾石围填高度。一般成井深度在100米左右时,砾料围填应高出含水层顶板8~10米;止水材料应选用优质粘土,粘土含砂量不得超过5%。不要用当地的白碱土作止水材料。在止水前应将粘4土团成25毫米左右的粘土球,置阴暗处待其半干后,用孔内泥浆作浸泡试验,以掌握其崩解速度和溶化时间,如孔内水头压力大时粘土中可掺入麻刀、棉絮、纲粒,加快下

5、沉速度,防止中途崩散;止水工序应在填砾2~3小时后进行,其高度要超过氟水层6~8米,在填入粘土球时分层、分段填实,每层均应待其沉实后,再填入上一层;井口封闭深度不应小于5米,用粘土球或粘土块均可,粘土含砂量不应大于30%,并要分层填实。1.4洗井和试水工序中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封井止水效果和防止井管外填料突然下沉挤坏井管,抽水洗井工序应在成井后搁置一段时间,待粘土、砾料彻底沉淀实,达到稳定以后才可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如采用空压机洗井时,必须按规定下入风管和水管,风管底端应高于出水管底端1~2米,严禁用井壁管代替空压机出

6、水管,以防井孔坍塌和从井管四周渗水稀释止水材料,影响止水效果。洗井结束后,应测定井水含砂量和井内沉淀物厚度,含砂量应小于1/30000,井内沉淀物应小于井深的0.5%。1.5井壁管的选用根据我省西部氟区的地质、水文条件,为了取得良好的防氟改水效果,笔者曾在《关于提高防氟井质量问题初探》一文中,对各种管材的技术性能作过对比,并建议采用铸铁管或钢管逐步取代水泥管,如能迅速实现,无疑将大大提高防氟井成井质量,延长其使用年限。2.关于防氟井质量检验标准问题4在防氟井施工过程中及成井后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标准检验。但由于过去缺乏明

7、确的质量检验标准,因而无从着手。因此,应根据各地经验,结合西部平原氟区的实际条件,针对防氟井成井质量优质、合格、劣质三种形式,制订主要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氟井成井质量,推进防氟改水工作的进程,应尽快制定订防氟井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并相应地建立、健全竣工验收制度。只有严格把好成井质量关,才能把防氟井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