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

ID:625404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8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_第1页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_第2页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_第3页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_第4页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和探究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应用  【摘要】哲学源于对实践地追问和对生活的思考。真正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高中学习生活与哲学,学好哲学,对中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形成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的教学设计与规划,试图说明在工作政治课教学中巧用妙用阅读素材,对中学哲学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用。【关键词】阅读与探究;高中哲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8-01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四板块,《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与发展真理。该课题重

2、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真理观教育。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真理的属性和基本特征,明白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不停息过程的道理,从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终身。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与规划中,我紧紧围绕人类“探月”实践的话题,选用大量的素材,引领学生在阅读与探究中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力求真正在活动中生成学生自我的知识。探究一:你认为哪些认识是正确的?为什么?5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观点四: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由于地球运

3、动和受外星体撞击,地球飞出去一大块物质,形成现在的月球……通过对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的探究,学生明白了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即: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探究二:分组讨论,这些认识对不对1、牛顿第二定律F=ma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农村包围城市”5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弄清两个道理:一是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是

4、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三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探究三: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材料三: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说盛行…

5、…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既认识到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还可以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探究四:这些失败的的探月、航天实践有何意义?5材料一:“如果我们死了,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就把它当成一件普通事。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影响整个计划和进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演习中突遭火灾,美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3人不幸遇难,但他们的这句“遗言”一直激励着

6、无数后人继续他未竟的事业。这场火灾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评价阿波罗航天器舱内所使用的材料,并对指令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材料二:“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通过学生的阅读与探究,学生明白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探究五:你还想了解月球、宇宙的哪些未解之谜?你知道人类还有哪些认识月球、认识宇宙的计划?几十年来,科学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上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

7、、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科学家在分析了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月壤样品后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月球保存着大约5亿吨氦-3,如果供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最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球上的陨石坑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了水……5综合探究: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中国的探月历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早在1962年,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科学家们不懈坚持,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