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与酶(2).docx

新陈代谢与酶(2).docx

ID:62711255

大小:18.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17

新陈代谢与酶(2).docx_第1页
新陈代谢与酶(2).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陈代谢与酶(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资源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二节新陈代谢与酶主备人:刘艳教学目标:1.ATP的生理功能2.ATP的结构简式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教学重点:ATP的与ADP的转化ATP形成途径教学难点:ATP与ADP的转化教学过程:一、ATP的生理功能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比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练习]: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ATPB.糖类C.脂肪D.蛋白质二、ATP的结构简式1.ATP是的英文缩写符号,它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

2、。2.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简式中的A代表,P代表,~代表。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就储存在中。[练习]:一个分子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数分别为()A.3和3B.3和2C.2和3D.2和2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水解,也很容易重新形成,水解时伴随有能量的,重新形成时伴随有能量的。2.在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那个磷酸基团脱离开,形成,同时储存在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三磷酸腺苷在转化成(英文缩写);在的催化作用下,ADP分子可以接受,同时与结

3、合,从而转化成。[练习]:下列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B.苯进入生物细胞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3.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但在细胞内转化是十分迅速的。这样,细胞内ATP的总量总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环境有重要意义,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流通着的欢下载精品资源“”4.ATP形成途径:(1)人和动物,形成ATP的能量来源是和。(2)绿色植物,形成ATP的能量来源是和。[练习]:对“ATP=AD+Pi+能量”的叙述,不正

4、确的是()A.上述过程存着能量的释放与储存B.该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C.所有的生物,细胞内ADP转化成ATP所需的能量只来自呼吸作用D.该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巩固练习]:1.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A~P—P~PB.A—P—P~PC.A—P~P~PD.A~P~P~P2.在ATP分子中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化学键是()A.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键B.腺苷与相邻磷酸基之间的键C.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D.以上三键3.ATP中的A、T、P依次代表()A.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基B.胸腺嘧啶、三个、磷酸基C.腺苷、

5、三个、磷酸基D.腺苷、三个、腺嘌呤4.关于动物细胞中ATP的正确叙述()A.ATP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B.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可逆的5.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参加D.ATP转化成ADP不需要参加6.如图3—8所示,能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含量与氧供给之间

6、的曲线是()A.aB.bC.cD.d四、简答题7.海洋里有一种软体动物枪乌贼,它有巨大神经细胞,这种神经细胞能不断吸进K+,科学家做过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使神经细胞中毒,泵入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一种高能化合物,神经细胞又能恢复不断吸进K+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科学家注入了什么物质?理由:。8.下面为绿色植物体内ATP与ADP的互换式ATPADP+Pi+能量;请回答:(1)A代表,P代表,~代表,Pi代表。(2)当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释放的能量供给;当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和。欢下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