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ID:6278591

大小:216.7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1-0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项目名称: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绵阳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编制日期:2013年10月24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2、项目性质:改建3、建设地点:绵阳石塘镇浸水村4、建设单位:绵阳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5、建设内容:本项目起于代家湾立交既有御西街交叉口处,沿既有御西街及5号排洪沟布线,行进至石塘路后沿石塘路向西布线,止于机场路,全长1.437Km,同期建设道路附属排水、照明、交安及绿化设施。建设工期从2013年12月初开始施工,2014年9月竣工

2、验收及其他,施工工期为10个月。本项目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km/h。6、建设周期:建设工期从2013年12月初开始施工,2014年9月竣工验收及其他,施工工期为10个月。7、投资:本项目总投资8920.41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由业主自筹。其中本项目环保投资约为322.82万元(含新增水保投资154.82万元),占工程总投资8920.41万元的3.62%。项目工程特性见表1。表1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规模备注1工程占地hm24.69本项目总占地4.69hm2,其中永久占地4.39hm2,临时占地0.3hm2。永久占地包括旱地0.9hm2、交通用地1.09hm2、城

3、镇住宅用地0.9hm2、其他草地0.4hm2、沟渠1.10hm2;临时占地包括旱地0.15hm2、其他草地0.15hm2。2拆迁建筑物m28232拆迁面积8232m2(约40户,160人)3路面工程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万m24cmSBS改性细粒式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0.8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20cm水泥稳碎石基层20cm水泥稳碎石底基层15cm天然砂砾垫层。非机动车万m25cm透水砖3cm水泥砂浆(体积比1:4)15cm透水水泥砼基层24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4桥涵工程桥m/座涵洞道5总长105m5路线交叉平面交叉处56管线工

4、程雨水管线m2874.6污水管线m2874.6电力管线m2874.6照明工程m2874.68、项目建设的产业政策符合性及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二条第4项“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绵阳城区2013年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绵府办函[2013]61号),其中包含有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绵阳市城乡规划局出具了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规划道路红线图。本项目位于

5、绵阳市石塘镇浸水村,为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基本按原线走向,其用地符合《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绵阳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同时该路线周围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素和特殊的环境保护区,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区域环境的特点,选址是合理的。本项目起于代家湾立交与既有御西街交叉口处,沿既有御西街及5号排洪沟布线,行进至石塘路后沿石塘路向西布线,止于机场西路,服从《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所确定的路线总体走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和《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相符合的。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4石塘镇浸水村居民安置点道路改造工程环

6、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项目主要位于石塘镇浸水村,其环境现状为: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该区域环境噪声实测结果,本项目声环境敏感点浸水村7队、御营山景、浸水村8队、绵阳实验高中昼间、夜间噪声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沿线的CO、NO2和PM10的小时平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表明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涪江丰谷段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溶解氧的监测值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

7、02)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粪大肠菌群略有超标,说明该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5号排洪沟的pH、溶解氧、石油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粪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经现场调研,周围居民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5号排洪沟等导致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经过道路改造,居民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涪江,5号排洪沟水质将得到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