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

ID:62792325

大小:16.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27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_第1页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_第2页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_第3页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_第4页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_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向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1)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国学经典诵读《高校中庸孝经》,《孝经》的资料好象都比较难懂,爸爸妈妈又和我一齐阅读了《二十四孝》,我觉得其中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自古以来,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天地间的自然规律,

2、是人类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是思想教化的源泉。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没有父母宏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赐予我们一切,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总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劳而无怨。百事孝为先,我们每一个一般人的孝道就是要不遗余力的供给父母。假如一个人连自我的父母都不爱,又怎样能去爱他人、爱国家呢?此刻我们中间的许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些00后,常常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自我要向父母要点什么,想要怎样样玩耍,自我喜爱怎样样就要怎样样。与父母一齐时,自我必需要选最好的,要玩自我最喜爱的;吃东西时必需要选自我最喜爱吃的。有时,父母指出我们的错误期望我们改正时,我们不

3、仅仅不情愿承认,反而还会发脾气;有时甚至还会在对父母、长辈说话时很不礼貌。全部这些表现,和《孝经》中的要求相对比,关键是“孝顺”二字没有做好,我们距离《孝经》中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读了《孝经》这本书,我以后必需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吧!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2)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的基本道德。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消失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

4、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许多言论。《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友爱,莫擅长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当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父为子纲(指父亲对子女有肯定权威),于今已肯定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公平的民主.;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在信息便捷的今日,已能够不必理睬这句话,这是由于当时联络多有不便,也是.生产力限

5、制下的说法。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公平的;还有关于三年之丧这个问题,四科中十哲之一的宰我就此事曾与孔子商量过,这位由于白天睡觉而被夫子斥为朽木不行雕也,粪土之墙不行圬也的同学认为,为父母服丧三年时间过长了,一年就能够了。无论三年,还是一年,这明显是一种弊端较多的行孝方式,我们就无须效仿了。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日,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孝做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的确是深化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终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转变为忠孝的说教;___传入中国之初,也

6、不得不转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儒家讲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经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并且还是一种.性行为,行孝者对.公德负责,肩负着.职责,孔孟儒学提倡这种孝道,毫无疑问是完全能够以确定的。对于今日来说,也适合我们现代.。国学经典《孝经》读书心得体会(3)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套《国学经典书法教材》,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书。老师让我们看《孝经》,其实我一点都不懂它的意思。然后听了老师讲解,我知道了这本书的意思。孔子有一个同学他叫曾子,有一天,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同学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德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

7、心归顺,人民和谐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同学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头。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头,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古诗文_·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