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

ID:6291720

大小:8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1-09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_第1页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_第2页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_第3页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_第4页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指导成绩:_______________答辩成绩:_______________综合成绩:_______________年月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2、方式标明。本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姓名刘晓芳学号 20071140323所在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指导教师罗朋职称 副教授论文题目电子报纸的生存现状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电子报纸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的报纸。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载体,电子报纸较传统纸介报纸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打破了传统纸介报纸定期出版的模式,同时也省去了印刷和发行环节,因此时效性明显提高。电子报纸是依靠互联网发行的电子出版物,其新闻信息可以即时发布,读者可以通过电脑远程的无线下载看到最新的新闻,达到和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一样即时传播的效果。另外,电

3、子报纸具有互动性,读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检索,来选择阅读新闻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子报纸的写入功能对新闻进行及时评价和讨论,产生编读之间的互动和共鸣。电子报纸还可以建立精准的读者数据库。它与其他数字媒体一样,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实现对用户阅读信息的跟踪与记录。读者选择哪些版面、在版面内停留多长时间、阅读版面内哪些文章,数据库都可以通过技术掌握得出,并由此分析出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为终端读者打造出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内容和服务,也有助于为广告主打造精准的广告平台。电子报纸最突出的特点是节省资源,具有可持续性。它打破了传统纸介报纸的订阅、采编、印刷

4、、派送等多个环节相扣的局面,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和油墨、纸张等资源成本,总之,电子报纸相比传统报纸优势颇多。电子报纸也代表着信息传播新的方式和发展趋势。对电子报纸和传统报纸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对比,对电子报纸的生存现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报纸的发展策略,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二、对选题的了解程度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电子报纸生存现状的研究颇多,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具体而言,以下几位学者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张传伟发表的《电子报纸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2004年)一文,对电子报纸生存的版面形式进行了周到分析,作者指出,电子报

5、纸继承普通报纸的排版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适应现有读者群的日常阅读习惯,根据文章排放位置,标题大小和相应图片的匹配,从视觉感受中将新闻的重要性自然地带给了读者,这是报纸新闻工作者和各种研究人员长时间以来的经验总结,也十分具有科学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继承报纸的排版方式可以使电子报纸留给读者很好的第一印象。另外,虽然目前新闻网站最普遍的排版形式——罗列标题链接,虽然对阅读者来说不如印刷报纸的排版方式更为舒适,但是这种标题的罗列从最高效的程度上利用了有限的版面空间,向读者提供的内容更为丰富,这是值得电子报纸借鉴的。孙菁茹发表了《电子报纸与传统报纸比较

6、分析》(2007年)一文,文章对电子报纸更新新闻的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电子报纸实行短周期单位的新闻播报,实现突发事件及时报道,以达到与互联网相媲美的传播速度。这种快速的传播速度带有很大的挑战性,必然要求报纸的采编工作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传播资源。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因电子报纸具有版面优势和交互链接的功能,许多新闻背景及追踪调查都可以附在版面上,可以丰富传播内容,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另外,也可以在快速播报新闻信息的同时,开创一些原创性的版面,做成服务资讯和文艺副刊。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报纸的内容也可以实行分类和订制,读者通过搜索和订阅

7、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谭亚军(2008年)对电子报纸的生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从整个媒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电子报纸属于一种“补偿性媒介”。按照作者的观点,人类不断根据自身感知世界的系统需要创造和选择新的传播媒介,是为了回头寻找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丢失的“人类传播世界中的自然性要素的媒介”来弥补我们逐渐失去的各种传播需要,因此“整个媒介的演化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从语言诞生、文字产生,到印刷术的问世、电磁波的运用再到计算机网络时代,从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媒介变革可以看出,每一次新的媒介出现都改写了人类历史,但是每一种新的媒介都没有取代旧的媒介

8、,而是对旧有传播介质功能的一种补充。互联网的出现,虽然被认为综合了旧有的一切传播介质的优点,可以实现多媒介的大融合,但始终只能是一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