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争臣论 [《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 .docx

韩愈 争臣论 [《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 .docx

ID:62985747

大小:1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7-23

韩愈 争臣论 [《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 .docx_第1页
韩愈 争臣论 [《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 .docx_第2页
韩愈 争臣论 [《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 .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韩愈 争臣论 [《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 .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韩愈争臣论[《争臣论(韩愈)》阅读答案]争臣论(韩愈)(1)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儿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2)愈应之曰:"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旷官之刺兴,志不行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痔。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土,固如是乎哉?且吾

2、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析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口: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注】争臣,也叫谏官,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左右谏议大夫。阳城与同朝为官。22.选文中主要针对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作了旗帜鲜亮的回答。(2分)23.在看来,阳城在位

3、五年的表现可用□□来概括。(2分)24.援引孔子行为和言论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2分)A.假如为钱而做官又怕进谏得罪人,那就应当去守关或打更。B.身为言官无一言及政,可见阳城不顾百姓疾苦、朝政得失。C有人认为阳城是"有道之十',而韩愈力辩,深不以为然。D.该说话却不说和不尽心进谏却不离开,没有一种可以容忍。26.在《师说》和本选段中,韩愈都表现出了敢于力排众议的一面。试联系两文分别说明。(3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2."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或"可以为有道之士,)23.旷职,旷官24.孔子即使身居卑位且贫困也从不旷其职。意在让阳城自我对比,反省并改正尸位素餐的过错。25.B.错。选文并未言阳城不关怀百姓疾苦。26.《师说》中,别人都不愿、不愿、不理解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却不畏人讥,主动"好为人师'。本选段中,众人都赞扬阳

5、城是有道之士,却认为阳城怠忽职守、不负责任,并撰文点名批判。(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