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

ID:62995963

大小:12.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7-28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_第1页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_第2页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_第3页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景公之时

2、晏子谏齐景公

3、雨雪不寒

4、晏子春秋

5、晏子春秋景公之时文言文阅读(12分)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说明: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13、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分)A.雨雪三日而

6、不霁(雨雪停止)奋袖出臂(举起)B.公被狐白之裘(同“披”,穿)则又请焉(恳求)C.婴闻古之贤君(听说)宴酣之乐(畅饮)D.逸而知人之劳(安逸,轻松)水尤清冽(寒冷)14、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同类的一项是:(2分)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窥镜而自视B.乃令出裘发粟乃重修岳阳楼C.饱而知人之饥何陋之有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真不知马也15、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⑵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6、文意理解。(4分)(1)景公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惊奇感觉的缘由是(用原文回答)(2分)(2)读了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

7、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13、B14、B15、(1)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2)万钟的俸禄假如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16、(1)公被狐白之裘(2)晏子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能换位思索,知道民间疾苦,劝告君王行善。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外套,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惊奇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暖和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

8、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说的好!我明白你的训练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指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察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