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ID:6331902

大小:35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1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17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是设计宽度为40mm的中间轴齿轮“零件”,其功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输出轴运动方向。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零件的生产类型本零件为回转体零件,其最主要加工面是φ62H7孔和齿面,但基准孔φ62H7要求内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为0.8,且两者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其公差为φ0.04,是加工工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次两轮毂端面由于装配要求,对φ62H7孔有端面跳动要求其公差为φ0.05。最后,两齿圈端面在滚齿时要作为

2、定位基准使用,故对φ62H7孔也有端面跳动要求。依据题目知:年产50000件,达到了批量生产的水平。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2.1选择毛坯该零件材料为20Cr钢。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毛坯应选择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又由于年产量为50000件,达到了批量生产的水平,且零件形状较简单,尺寸也不大,故应采用模锻。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2.2确定毛坯的总余量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由表2-7

3、查得a=6,b=5,c=9。确定垂直方向上总余量为2×0.5a=2×0.5×6=6mm。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17水平方向上总余量为2×0.5b=2×0.5×5=5mm。内孔总余量为2×0.5c=2×0.5×9=9mm。2.3确定毛坯尺寸上面得出加工总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粗糙度Ra≥1.6μm,除φ62H7孔为Ra=0.8μm以外,其余各加工表面为Ra≥1.6μm,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要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总余量即可,外圆尺寸为:130+6=136mm;锻造内孔尺寸:62-9=53mm;两个端面间间距为:40+5=

4、45mm:齿宽方向尺寸为:20+5=25mm;3.制定零件工艺规程3.1选择定位基准1)粗基准选择重要考虑装夹方便、可靠,选一大端面和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2)精基准选择齿轮的设计基准是φ62H7孔,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并同时考虑统一精基准原则,选φ62H7孔作为主要定位精基准。考虑定位稳定可靠,选一大端面作为第二定位精基准。在磨孔工序中,为保证齿面与孔的同轴度,选齿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环槽工序中,为装夹方便,选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3.2选择表面加工方法1)φ62H7孔:①生产批量较大,应采用高效加工方法;②零件热处

5、理会引起较大变形,为保证φ62H7孔的精度及齿面对φ62H7孔的同轴度,热处理后需对该孔再进行加工。故确定热加工前采用扩孔和拉孔的加工方法,热后采用磨孔方法。2)齿面根据精度要求,并考虑生产批量较大,故采用滚齿-剃齿的加工方法。3)大小端面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加工方法。4)环槽采用车削方法。3.3零件加工工艺路线1)扩孔(立式钻床,气动三爪卡盘);2)粗车外圆,粗车一端大、小端面,一端内孔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3)半精车外圆,粗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内孔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6、4)拉孔(卧式拉床,拉孔夹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175)精车外圆,精车一端大、小端面,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6)精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7)车槽(普通车床,气动三爪卡盘);8)滚齿(滚齿机,滚齿夹具);9)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10)另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11)检验;12)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13)磨孔(内圆磨床,节圆卡盘);14)最终检验。该工序采用分散原则,各工序工作相对简单考

7、虑到该零件生产批量较大,工序分散可简化调整工作,易于保证加工质量,且采用气动夹具,可提高加工效率。4工序设计4.1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1)外圆加工由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得外圆加工由粗车外圆—半精车外圆—精车外圆三道工序。查文献[1]表3.2-2和查文献[2]表5-29得粗车外圆加工精度为IT11~IT13,取IT12级精度,半精车外圆的加工精度为IT8~IT10,取IT9级精度,精车外圆的加工精度为IT7~IT8,取IT7级精度。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工序尺寸粗车3.5h12φ132.5半精车1.8h9φ130.

8、7精车0.7h7φ130(2)端面的加工由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得端面加工由粗车端面—半精车端面—精车端面三道工序。查文献[1]表3.2-21和查文献[2]表5-29得粗车端面加工精度为IT11~IT13,取IT12级精度,半精车外圆的加工精度为IT8~IT10,取IT9级精度,精车外圆的加工精度为IT7~IT8,满足零件图要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