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ID:6381713

大小:5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2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_第1页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荀子《劝学》教学设计洛南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中心40902008韦正魁学科语文教材名称职高语文必修(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劝学》教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劝学》年级高一学期第一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应持的态度的论述;2背诵全文。过程和方法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2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方法⒈启发式研究性教

2、学法  ⒉朗读法  ⒊点拨法 ⒋讲解法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教材教案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2,教师补充,然后进入本片课文学习,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理清生字词。二,作者背景介绍:1,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2,作者:荀子,名况,战国后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称“荀卿”。荀子

3、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和断句,整体感知文章。2,提出思考题: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设置了哪些分论点?3,学生带着思考题集体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结构。四,研习课文第一段,了解具体内容:1,教师简介课文内容结构,学生整体把握;1,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体会所讲内容;2,教师翻译讲解第一段内容,理清文言词语,概括本段内容;3,讲解文章选用比喻句的含义和内在联系。第

4、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1,学生回顾课文整体内容结构,以及第一段具体内容;2,学生试着背诵第一段。二,研习课文2—3段,理解文章具体内容:1,教师翻译讲解第二段内容,注意文言词语和对比论证的运用;注:提问学生本段的文言词语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2,教师讲解翻译第三段,概括具体内容并理清文言词语;3,学生集体朗诵2—3段,体会所学内容;4,回顾整篇课文,总结课文内容结构,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应持的态度。三,分析艺术特色:1,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和排比;2,语言精练整齐,多用对仗。四,文言知识

5、归纳总结:1,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2,通假字:輮、有、暴、假、生、知。3,古今异义:青、金、参省、致、爪牙。4,词类活用: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5,一词多义、一词多用a实词,青、利、b虚词,而、于、之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优点1,围绕课文内容结构讲解课文,紧扣主题;2,教学方法上,较为恰当的运用了点播,提问和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3,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爱学习,好学习的浓厚兴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1,教师范读过程中的发音和语速控制不到位;2,翻译讲解较快,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翻译讨论之中;

6、3,教学时间安排控制不尽合理,导致部分内容未能充分讲述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