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

ID:6415352

大小:1.4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1-13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复习文档 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的统一:1.建立:①时间:581年-618年隋文帝(杨坚)②建立者:隋文帝(杨坚)③建立方式:外戚夺权④都城:长安2.统一:⑴经过:①589年;②隋沿长江兵分八路;③用4个月;④灭掉南方的陈朝。⑵影响:①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P2)②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和富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3.疆域:见第一课笔记4.富庶:⑴原因: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⑵表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P4)二.大运河:1.大运河开凿

2、的原因和条件:⑴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⑵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经济发展)⑶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政治上)⑷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2.开凿目的:A、加强南北交通B、巩固全国统治3.开凿特点:在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人力开凿(P4)4.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①3+4+5=1(三点)(四段)(五大水系)(一条运河)②三点: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③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④五水: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3、评价:①见书13段②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3、汗水和智慧的结晶;⑤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开凿,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⑥局限:滥用民力,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思考: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①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②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③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④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⑤隋:确立了科举制。⑥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⑦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亡原因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②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4、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2、内容:①营建东都洛阳②乘龙舟出游③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3、唐朝建立(NO.3)①时间:618年②建立者:李渊(唐高祖)③都城:长安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1、唐太宗即位⑴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嫡长子继承制)⑵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公元626-649年在位,年号“贞观”。2、唐太宗的用人①思想:虚心纳谏、善于用人②人物:房玄龄、杜如晦③介绍: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太宗时的宰相,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3、唐太宗的纳谏⑴思想:虚心纳谏⑵①人物:魏征②介绍: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③有关诗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5、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唐太宗⑶①人物:长孙皇后(最贤慧的女人)②事例: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4、唐太宗治国思想:⑴“存百姓”或“以民为本”(核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役,薄赋税”、慎用刑法等。⑵以人为本----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等。⑶开明大度,勤俭治国----戒奢从简三、贞观新政1、为什么实行新政(原因、背景、前提)⑴客观:隋朝暴政而亡给唐统治者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⑵主观:①唐太宗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②唐太宗从谏如流

6、,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方面主要内容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NO.14)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法(《唐律疏议》)民族关系上密切同少数民族联系(天可汗)皇 帝3、三省六部制皇帝①三省六部制(隋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兵部工部刑部户部吏部②特点:三省六部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③影响(NO.15):⑴集思广益,提高效率⑵相互牵制,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4、“贞观之治”的局面(1)贞观之治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开放;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7、2)“贞观之治”的实质①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基础之上的封建专制统治。②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3)如何评价“贞观之治”?①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开放;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②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基础之上的封建专制统治。③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思考:如何评价唐太宗?⑴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存百姓”或“以民为本”(核心)----“水能载舟,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