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

ID:6417131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3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1页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2页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3页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4页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复习之对联教案邵武四中廖彩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对联相关知识,并学习拟写对联;过程与方法: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2、掌握拟写对联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拟写对联。教学方法:赏析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一、故事导入故事一: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

2、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故事二: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摆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乾隆皇帝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纪晓岚随即说:“我说的是——一鸥游”。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间

3、两蝶斗”。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乾隆开怀大笑。就这样,他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以对对子为乐,充满了情趣。二、对联简介对联又名对子,是一种严格的对偶语句,来源于律诗;有的诗句也是对联。  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结构必须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表现一个事物,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一种感情三、了解对联的形式6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

4、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如毛泽东故居一副对联:  泽雨润花红赤县 东风梳柳绿韶关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如晋江市草庵一副对联: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 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寿诞等。如齐白石贺毛泽东对联:  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5、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如:  人间未遂青云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一、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  字数不论多少,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鞋店的一副对联:  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

5、月凌云。2、内容相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下衔接,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但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3、结构相同。  结构主要指语法结构。结构相同,如主谓、动宾、偏正等,上联下联应相对。如治学的一副对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词性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

6、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5、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对联平仄口诀:“6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例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

7、)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五、对联书写和张贴的要求1、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必须字字对称。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另:有些对联会有横批,它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2、动手张贴对联:才成志立年华潇洒莫蹉跎岁月峥嵘须奋斗明确:才成志立(横批)岁月峥嵘须奋斗(上联)(右)年华潇洒莫蹉跎(下联)(左)六、对联的禁忌一忌“合掌”所谓”合掌“就是上下联的意思雷同。例如:”春晖盈大地“对”正气满乾坤“是不错的。因上联比喻引出下联的”正气“,上下联互相

8、映衬;但对”朝霞满山川“则不好,因后者与上联意思重复。二忌“同字”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有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可修身“是可以的,但对”诚信能纳财“则犯忌,因上下联都有”能“字。七、

9、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表达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句意思属同一范畴。例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