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

ID:6444118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4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_第1页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_第2页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_第3页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_第4页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棕榈仁粕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的影响摘要在含10%棕榈仁粕的蛋鸡育成日粮中分别添加300和600IU/kg甘露聚糖酶,观察对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和对蛋雏鸡育成期增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体外消化试验中添加300和600IU/kg甘露聚糖酶提高了日粮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和21.3%,对定量饲喂的蛋雏鸡育成期增质量分别提高4.9%(P<0.05)和9.4%(P<0.05)。试验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明显提高棕榈仁粕的消化率和使用效果。关键词棕榈仁粕甘露聚糖酶体外消化率增质量棕榈仁粕是油棕树

2、上的棕果经机械榨取棕榈油后的副产品,形状及颜色与菜籽粕相似,气味略有巧克力气味。棕榈仁粕是优质价廉的畜禽原料,其粗蛋白15%,粗脂肪7%,粗纤维18%。棕榈仁粕价格低廉,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较高,可替代部分玉米、麸皮、豆粕、菜籽粕和棉粕等。近年来,由于国内玉米和豆粕等原料上涨,棕榈仁粕逐渐被引入我国用于动物日粮中。由于棕榈仁粕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特别是含有30%~35%的β-甘露聚糖,使家禽和猪的消化率降低,还会大大降低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率,通过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产生而

3、降低糖类的代谢(Nunes等,1992)。其他不良作用包括,降低粗蛋白消化率、脂肪及氨基酸的吸收,还可降低水的吸收从而导致粪便含水量增高(Kratzer等,1967)。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梯度的甘露聚糖酶,观察其对日粮中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和对蛋雏鸡育成期增质量的影响,为棕榈仁粕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棕榈仁粕:益海集团提供,含粗蛋白质15.64%,粗纤维14.6%,粗灰分4.04%,粗脂肪11.91%和水分6.02%(实测)。甘露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北京博仕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

4、供,实测含甘露聚糖酶1050IU/g(测定条件及定义:温度40℃,pH6,1g酶粉每分钟分解洋槐豆粉底物(sigma试剂)产生1μmol还原糖为1个酶活性单位)。试验基础日粮配比及营养成分见表1。1.2试验日粮及分组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300IU/kg甘露聚糖酶;试验2组基础日粮+600IU/kg甘露聚糖酶。1.3体外消化试验体外消化过程见图1。消化后离心5~10min(不低于3000r/min),离心后的残渣用蒸馏水清洗再离心,如此反复清洗5次,残渣置105℃烘至恒重,测定残渣绝干粗蛋

5、白含量,计算蛋白质消化率。1.4饲养试验选择8周龄且体质量相近的192只蛋雏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8笼,每笼8只鸡,笼内饲养。试注:预混料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赖氨酸、蛋氨酸、钙和磷;只含植酸酶,不含其他酶制剂;代谢能氨基酸为计算值,棕榈仁粕代谢能按7.52MJ/kg计算,其他为实测值。表1基础日粮组成原料玉米/%豆粕/%麸皮/%棕榈仁粕/%预混料/%配比61178104营养成分代谢能/(MJ·kg-1)粗蛋白质/%赖氨酸/%含硫氨基酸/%钙/%总磷/%配比11.0915.280.630.530

6、.810.45收稿日期:2010-01-139饲料研究FEEDRESEARCHNO.2,2010验在东源一品农业有限公司试验鸡场进行,为期1个月。试验鸡每天定量饲喂,于正式试验当天上午09:00喂食前每笼鸡称质量,试验结束后以每笼增质量作为考核目标,计算平均每笼增质量和相对增重率。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2结果与分析2.1甘露聚糖酶对棕榈仁粕日粮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从表2可见:甘露聚糖酶提高了棕榈仁粕日粮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并呈剂量增加效应,试验1组比对照组提高9.3%,试验2组

7、比对照组提高21.3%。2.2甘露聚糖酶对棕榈仁粕日粮蛋雏鸡增质量的影响从表3可见:甘露聚糖酶明显提高棕榈仁粕日粮蛋雏鸡增质量。饲喂量一致时,试验1组比对照组增质量增加4.9%(P<0.05),试验2组增质量提高了9.4%(P<0.05),2个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3讨论3.1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甘露聚糖也叫膳食纤维,以魔芋甘露聚糖为代表,可起到阻碍营养物质吸收的作用。豆粕含甘露聚糖在1.2%~1.6%(水溶性的),棕榈仁粕中含有30%~35%的甘露聚糖(Dierick,1989),其中,水溶性的甘露聚

8、糖在2%~3%,均比豆粕高很多,故棕榈仁粕中甘露聚糖也许是最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属半纤维素,也是一种非淀粉多糖,能结合大量的水造成肠道黏度增加,影响消化酶对饲料的消化。Nunes等(1992)研究表明:即使是低质量浓度的β-甘露聚糖也可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糖类的代谢过程。Rainbird等报道,加入甘露聚糖后葡萄糖吸收率由74.2%降低到41.4%。其他负面影响包括,降低氮存留量、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