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

ID:6454940

大小:8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4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_第1页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_第2页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_第3页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_第4页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总体要求1、要反映工科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强化工程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科学思想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要以整体培养规格为目标,优化内容体系,贯彻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3、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在可用图示说明的前提下直接用图说明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4、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适当留有供自学和拓宽专业的知识内容。5、每学时按4000~5000字编写。内容安排1、编委会统一前言2、作者前言3、目录---列至三级

2、标题(即章、节、一、二、三等)。4、每章前要列出“学习目的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在“章”的末尾需附有“单元小结”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1995年以后出版的书籍和刊物),以便自学。5、正文中例题及章末思考题和习题应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并占有一定的比例,例题以[例题x-x]的格式按章——例题流水号形式给出。6、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可适当插入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相关的知识点,以丰富教材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7、根据需要书末附“附录”;附录内容应与正文内容相关,引用列出的数据、标准等要准确无误。8、物理量、计量单位、图、表、公式编排要求①物理量名

3、称、符号和计量单位执行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予以统一,其中组合计量单位中除的关系用斜线表,不用负指数形式(如mol/L)。有关计量单位的使用详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著译者须知》9~10页。②公式中物理量的说明格式采用《须知》28页中介绍的第二种形式。如果说明中又套有公式时,其格式采用《须知》中28-29页中的第一种形式。③图、表、公式编号均以章——流水号编排(中间用半字线“-”连接)。物理量与计量单位之间用斜线“/”隔开的形式编排。有附加条件时,应对物理量进行说明,而不修饰计量单位。④其它具体要求详见《须知》。版面布置要求1.纸张为B5规

4、格---字距为35行;A4规格---字距为40行。全文统一采用小4号字体、同规格纸。2.体例第**章****(居中)第**节****(居中)一、****(前空两格,独占一行)**************************************************(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一)****(前空两格,独占一行)**************************************************(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1.****(前空两格,独占一行,另行顶格排)***********************

5、***************************(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1)***************************(标题后空一格,接下文,另行顶格排)****************①*********************************(正文接标题号,另行顶格排)9交稿要求1、主编负责全书的统一整理工作,全书按流水号统一编排页码,包括扉页(作者署名)、前言、目录、内容提要、正文、本章小结、思考题和习题、参考资料、附录等。交稿要求达到“齐、清、定”,具体要求见《须知》第1页。2、交磁盘稿并附打印稿一份,两稿内容要求一致

6、,以打印稿为准。3、交稿时另附一份复印图,图的内容、编号与正文中的图一致,并且图中线条清晰,大小适宜。如果采用图文混排稿,须保证图中的内容清晰、明确,达到出版要求。4、交稿时间由合同确定。编写内容(总计按148学时编写,各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用人方向选讲教学内容)9《化工原理》(上册)(按70学时编写)绪论(按2学时编写)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本课程的起源与发展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三、单位及单位制四、基本概念(一)稳定系统与不稳定系统1.稳定系统与不稳定系统2.稳定系统的特性(1)连续性与连续性方程(2)稳定系统的守衡性①质量守恒②能量守恒(二)平衡与过程速率1.平

7、衡过程2.过程速率(三)经验关联式1.实验数据关联方法2.对数坐标系3.准数与因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流体力学(按20学时编写)教学目的及要求引言第一节基本物理量(按3学时编写)一、密度(一)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比热容的定义及换算(二)密度计算1.混合液的密度;2.气体密度计算二、压力(压强)1.流体静压强的定义、特性2.压强的计量与测量三、流量与流速1.流量2.流速四、黏度1.牛顿黏性定律2.黏度与黏度的计量单位3.黏度计及其应用第二节流体静力学(按3学时编写)一、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结论(一)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二)讨论二、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一)系统压差及

8、表压强的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