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ID:6492451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5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莓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一、定植建园 1.壮苗要求 保护地栽培能否获得高产,关键在苗,设施栽培要求栽植前苗木要达到如下标准:无病毒苗木;有4-5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苗木茎粗1-1.5厘米;有20条以上、粗度1毫米以上的新根;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左右。 2.定植时间 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3.栽植密度 栽植采用高畦双行栽培,一般畦高40厘米,畦顶面宽40厘米,畦底宽60厘米,畦间距为25厘米;栽培时行距为25-30厘米,株距20厘米。 4.栽植方法 定植前应浇小水,水量以土不沾手为宜。 定植时应保证弓背向外,根要向畦的中间斜伸。这样,

2、苗带过来的老根与新发出的根不互相接触,能减少病害传播机会。 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即使叶鞘基部栽在畦的平面上,使发根的部位尽可能与土壤接触。 定植后浇水越早越好,栽完2000株左右,大约2个小时,就应给栽过的浇水,防止萎蔫。定植完的第一次浇水要从上面向下浇,防止苗被冲倒。 二、保温前的管理 1.按时灌水保证成活 从定植的第2天起一直到第15天,每两天浇3水,即一天在10点和下午3点各浇1次,一天在中午浇1次。绝对不能使畦面干得发白。等到新叶已展开,每天浇1次水即可。 2.覆盖地膜 草莓苗的缓苗时间一般为7-10天,缓苗后,应及时把苗带

3、过来的老叶擗去2片,擗叶完成后抓紧时间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时,应将新展开的叶留下,其余擗掉,但如果新展开的叶少,可以凶手老叶在内共留3片叶。 覆盖地膜后,通过地膜下的水管灌水,每隔4-5天灌1次,灌到通过也渗出水时为止。 三、保温后的管理 1.开始保温 扣棚保温适期是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10℃时,一般温度在5℃以下,草莓进入休眠;夜间6℃~7℃为保温期临界温度。北京地区一般在10月上中旬扣棚,但升温时间应在11月初。 2.保温后的温度管理 开始保温的3-4天,把温度调节在30℃左右。这样能把即将体眠的植株唤醒,长出新叶。这时,如果温度低,叶柄不再

4、伸长,仍然四下张开,呈萎蔫状态,以后也长不好。 草莓解除体眠后,白天温度可以降到不超过28℃,开花后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3℃,果实变白后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2℃左右。在最冷的时候,夜温应不低于5℃。 3.喷赤霉素 保温开始后4天左右,地上部已开始旺长时喷赤霉素,只喷1次,浓度为7mg/L,应注意只喷生长点,什么时间喷都可以,只要叶上没有露水就行。 4.擗底叶和抹芽 第二次擗底叶是在喷赤霉素后13-15天进行。从第一次擗底叶到这时能展开3-4片叶,在顶花序的花蕾已稍露出时即可开始把喷赤霉素后已产生效果的4片叶留下,其余底叶全擗掉。 5.蜜蜂授粉   

5、  11月末顶花序开花前,为提高授粉率,一栋温室放养一箱蜂(约5000只)帮助授粉。 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灰霉病 § 适宜发病温度22-25℃,湿度90%以上,弱光利于发病。 § 农业防治:采用高畦覆盖栽培,膜下浇水;加强通风透光,早春清晨短时放湿气;清除病残体,摘除病果。 § 药剂防治:50%和瑞水分散粒剂1000倍;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2.5%适乐时悬浮剂8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800倍;75%达科宁(百菌清)600倍;45%特克多(噻菌灵)悬浮剂800倍;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800倍;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

6、 二、白粉病 § 温暖干湿无常的环境,阴雨天及密植,窝风环境易发病,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 § 农业防治:适当增施生物菌剂和磷、钾肥;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 § 药剂防治: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 75%达科宁(百菌清)6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2300-3000倍;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40%信生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43%菌利克悬浮剂30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400倍;30%特

7、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40%福星6000~8000倍。 三、叶斑病 § 病菌在病残体或病叶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 农业防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及时清除病残体及老叶;适量浇水,雨后及时排水。 § 药剂防治: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 75%达科宁(百菌清)6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56%阿米多彩悬浮剂800倍;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800倍。 四、轮斑病 §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

8、气孔侵入,发病适温为22-26℃,湿度近饱和,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 农业防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及时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