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

ID:65437342

大小:30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1-0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_第1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分类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噪声乐音次生波超声波乐音的特性?如何防治?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向四周传播。(教材15页)(2)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340m/s。通常υ固>υ液>υ气3、回声:(1)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2)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3)回声测距: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测出原声发出声音时间和听到回声时间,则s

2、=v声t/24、二、人听到声音的途径及条件(1)、途径: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人耳鼓膜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B、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骨传导)。(2)条件:A、有发声体;B、有传播介质;C、声音的响度≥0dB;D、20Hz≤声音频率≤20000Hz。(3)分贝: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o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4)频率低于20Hz:次生波频率高于20000Hz:超声波练习1、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C、大钟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3、。2、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绝,这是因为()A、雷在不停的打。B、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CC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出我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凡是产生我们可以听得见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声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人们听到声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有一定的响度,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选A.A4、一位登山爱好者为了估测前面一座山峰与他之间的距离,他用力喊一声,在0.8s后他

4、听到了回声。请你估算他与山峰之间的距离。设当时气温为15℃。解:声音传到山峰时被反射,他听到的声音就是被山峰反射回来的声音。设登山者到山峰的距离为L,则声音从发出到返回所走过的路程为S=2L,已知:v=340m/s,由s=vt有:L=vt/2=340(m/s)×0.8s/2=136m二、乐音的特性:乐音音调音色响度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跟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频率:声源在1s钟内振动的次数。振幅:声源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声音的特色如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练习:有人说:“在音乐会上,男中音

5、放声高歌,音调高;女高音低声伴唱,音调低”,这种说法正确吗?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的,与振动的强弱——振幅无关。男中音音调低,放声高歌时响度大,女高音音调高,低声伴唱时,响度小。三、噪声1、噪声的定义:(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它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污染之一。2、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它的传播;(3)防止它进入耳朵。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0dB-40dB:较为理

6、想的安静环境70dB:干扰谈话和工作90dB:长期忍受会严重影响听力150dB:鼓膜破裂,失去听力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高限度保护听力的最高限度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高限度:50dB四、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1)回声定位:声呐。(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2)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2、声波可以传播能量。如:(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3、次声波:(1)定义: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为次声波。(2)主要声源: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等(3)特点:具有极大的

7、破坏力,危及人的生命。(4)防止:在生产活动中尽量防止次声波的产生,尽量远离次生波。声现象知识树声源振动声音声音的传播声速不同媒介中声速不同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乐音噪声音调响度音色声源处减弱传播中减弱耳朵处减弱噪声的等级声音的传播分类课堂练习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而产生的,发声体的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2、人们平常谈话时,声音传播的介质是_____;鱼儿听到响声会被吓跑,声音传播的介质是____。3、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4、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____有关,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