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

ID:65457988

大小:3.59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1-09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1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2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3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4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5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6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7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8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9页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_第10页
资源描述:

《3+农业害虫防治学-水稻害虫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螟(Sesamiainferens)前翅中部有1条暗褐色纵纹。大螟(Sesamiainferens)幼虫:腹足趾钩单序,横列。大螟(Sesamiainferens)稻螟蛉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一、分布与为害全国发生普遍,以黄淮流域以南发生多,为害重。主要为害水稻,偶见为害小麦、大麦、粟及甘蔗等作物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幼虫吐丝纵卷叶片成虫苞,幼虫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留下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影响株高和

2、抽穗,使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导致严重减产。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局部性、偶发性害虫。70年代以后,为害日趋严重。在河南、山东及沿渤海湾的辽东半岛等地己经成为水稻的重要害虫。二、生活史我国1年发生2-8代。河南北部发生3代,河南南部发生4代。在我国的越冬北界在30N左右,相当于1月份4℃等温线附近。周年发生区:1月份16℃等温线以南,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及台湾南部等地,周年为害,无越冬现象。越冬区:位于1月份4-16℃等温线之间,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湖南、江西、浙江的中南部,其中南岭以南以幼虫和蛹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场所在再生稻、稻桩和李氏禾、双穗雀稗等杂

3、草上,幼虫藏于卷叶内,蛹在叶鞘、株间或地表枯叶上的薄茧中。冬季死亡区:位于30N以北的广大地区,即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北部和四川中部一线以北,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二、生活史河南:5/下-6/中豫南发生第1代,虫量少。6/下-7/中下豫南发生第2代,虫量大,为害重。7/中-8/中在北方各稻区普遍发生严重,豫南发生第3代,一般为害较重。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三、迁飞及虫源每年春、夏季自南向北有5次北迁,秋季自北向南有2-3次

4、回迁。第1次北迁:3/中下-4/上中,虫源由大陆以外的南方迁入我国岭南地区,构成当地第1代虫源。第2次北迁:4/中下-5/中下,仍由大陆以外的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岛等地向岭南和岭北地区迁入,构成当地第2代(岭南)或第1代(岭北)虫源。第3次北迁:5/下-6/中,由岭南地区向岭北及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区迁入,并波及到江淮地区(豫南),构成该地区第2代或第1代虫源。第4次北迁:6/下-7/中下,由岭北地区向江淮迁入,波及华北、东北地区(豫南),分别形成当地第2代和第1代虫源。第5次北迁:7/下-8/中,由江南和岭北地区向江淮地区和北方迁入,构成北方第2代虫源。稻纵卷叶螟(Cnaphalo

5、crocismedinalis)三、迁飞及虫源每年8/底-11月有3次回迁过程。第1次回迁:8/下-9/上中,由北方和江淮地区向江南、岭北、岭南迁人。第2次回迁:9/下-10/上。第3次回迁:10/中下。在福建古田有“7月上山,8月下山”的垂直迁飞现象。稻纵卷叶螟无固定的虫源发生基地,此点与飞蝗不同。三、迁飞及虫源迁飞机制:迁飞与生殖停滞有关。迁飞前卵巢发育处于停滞状态。光周期和升温是诱发生殖停滞和迁飞的主要因子。夏季在长日照条件下,高温(28.2℃)是诱发北迁的主要因素;秋季在降温条件下,短日照是诱发回迁的主导因子。迁飞是主动起飞,被动运转,中途可停息再飞。降落的气象条件为锋

6、面天气、气旋和副高压控制。迁飞的能源为蛾体中的粗脂肪。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四、主要习性成虫:飞翔力强。雌蛾趋光性强于雄蛾。成虫喜吸食植物的花蜜和蚜虫的蜜露作为补充营养。产卵:选择生长嫩绿、茂盛的丰产田和圆秆拔节期及幼穗分化期的稻田产卵,抽穗后稻叶上卵量较少。每雌产卵100多粒,单粒散产,以植株中、上部叶片背面尤其是上部2、3叶最多。幼虫:5龄。初孵幼虫先爬入水稻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或钻入旧虫苞内啮食叶肉,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透明小点;2龄幼虫开始在叶尖吐丝纵卷成小虫苞,称为束叶期。1头幼虫一生可取食为害5-7片叶。化蛹部位:分蘖期多在基部枯

7、黄叶片及无效分蘖上;抽穗期多在叶鞘内或稻株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气候远距离迁飞靠水平气流运载,所以迁飞方向取决于气流场的走向。8月底以前以偏南气流为主,蛾群由南向北逐代迁飞;8月底以后以偏北气流为主,由北向南回迁。2、食料叶片浓绿、肥厚、宽软的稻株着卵多。密度较高、偏施氮肥的稻田叶片嫩绿,着卵量较多;分菜期和孕穗期与成虫发生期相遇的着卵量大。一般粳稻比籼稻受害重;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受害重;阔叶品种比窄叶品种受害重;杂交水稻比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