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ID:6547101

大小:2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7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和宗法制C.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2.近代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和别的思想家一样,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

2、他就只好把他美术化或神秘化。”材料中“破坏性强”的含义指A.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B.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思想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对正统思想提出了大胆挑战3.《迷途的帝国》一文中这样写到:“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王朝。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康熙帝①强化君主专制②强调农商并重

3、③推行文化专制④实行海禁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1759年,有一位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①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③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竹枝词是一种诗体,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下列

4、竹枝词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人的着装特点:“偏偏捷捷少年郎,不着长装着短装。”“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需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一历史时期是指A.清代晚期B.民国初年C.新中国成立初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6.下表反映了1978—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经济成分1978年1987年全民所有制企业77.6%59.7%集体经济22.4%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为05.6%造成表中我国所有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十一届三中全

5、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②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苏格拉底曾这样形容雅典的民主制:“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表明他①认为雅典民主制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制度②批评了雅典民主制度中的抽签选举法③认为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④认识到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

6、D.②③8.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这样评价英国:“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③建立了工厂制和自由贸易制度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

7、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布什所说“笼子”的形成主要取决于A.《独立宣言》的发表B.《邦联系例》的生效C.《1787年宪法》的颁布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0.恩格斯曾经指出,“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当时出现的对现实社会批判与反思的作品有①②③④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11.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

8、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时间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A.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12.“没有庆祝活动。关于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在时代广场灯光新闻牌上闪烁看,人们驻足读着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